猪油原来你是一味中药

猪油,是从猪肉脂肪中提炼而出,初始状态是略黄色半透明液体的食物,常温下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在民间,有“吃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之说。现在有人却认为它是“三高”的推手之一。其实,这真的是一个误会。

古时人们最初食用的油就是动物性油脂,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古籍《释名》的说法,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

其实,猪油不仅仅是一种食用油,它还是一味中药!

中医记载,猪油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作用,可治阴虚与火旺引起的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述了一些具体用法,“小儿秃疮:用松香五钱,猪油一两熬,搽,一日数次,数日即愈。”意思很明显,操作简单粗暴。也就是说,小孩如果掉头发且头皮生疮,用五钱松香(松木中提取的油脂,固体)与一两猪油一起熬制,然后擦拭患处即可痊愈。

《本草纲目》又载:肺伤失音,取猪脂同生姜煮,蘸白芨末食,可愈。猪脂就是猪油的前身,与生姜一起煮,之后蘸一点白芨末(白芨是一种兰科植物,根茎入药,性微寒)吃掉,可治愈因为肺部不适导致声音喑哑的疾症。

医圣张仲景的名方中猪油是主角

中医著名典籍《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医圣张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个著名方剂——猪膏发煎,湖南名老中医刘炳凡教授曾用该方抢救蚕豆病,疗效显著。那个时候,在醴陵县出现了18例蚕豆黄患儿。这些患儿的共同特征是:黄疸显著,眼睑唇舌俱淡,尿血如苋菜汁,精神疲乏,声低气馁。刘老先以红参、龙眼肉蒸汤分服。继而采取《金匮要略》的猪膏发煎加减治疗,其后病例无1例死亡。《金匮要略》里面明确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此黄疸血分通治之方”。这里的猪膏主要成分就是猪油。

武则天御医配制的养颜面膜中猪油是主料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做面膜,其实武则天就是一个精通面膜保养的高手。武则天不但高寿,而且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仍然不显衰老。《新唐书》中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武则天常用的有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收录在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等加猪油炼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葳蕤、瓜蒌、猪油有滋阴润肤的功效,细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风通窍,黄芪可益气补肾,川芎能活血保湿,面膜用后可以光洁滋润皮肤。

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药理专业的中医专家张志旭介绍:猪油味甘性凉,有利于补虚,降燥止咳;经常体虚、精神状态差的人可以多吃点猪油。

有研究表明,经常吃猪油的人很少会有便秘现象;猪油中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你还可以外用,冬天取一点当护手霜,抹几次皮肤就会显得细腻温润。

#每一百克猪油中含营养项目指标值数值1能量千卡2脂肪96.6克3碳水化合物0.35克4胆固醇89毫克5维生素A21毫克6硫胺素0.毫克7核黄素0.毫克8维生素E4.29毫克

注:适用量每天不可超过26克左右。

且注意猪油不可与甜瓜花、瓠子、柿子、梅子同食。

此表格由中医专家张志旭提供。

张志旭表示,猪油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和脂肪酸,在炒菜时加上适量的猪油,可提高人体的味觉,促进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味觉的灵敏度。

当然,任何食物都不可过量食用,猪油也一样,日常的饮食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颇有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猪油热量和胆固醇较高,老年人、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大便滑泻者、脾胃虚寒、孕妇、少儿体寒者都应慎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些年你误解了猪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7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