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八丹
阴丹2分,阳丹8分,硼8厘,矾(生)4厘。
上用麝香3厘,片脑1分,研匀。
翳膜。
点眼。
《准绳·类方》卷七
2.二白散
铅粉30克(水调摊碗内,艾熏五至七次,以粉黄色为度),轻粉30克。
上药为末。
主治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用麻油炸槐枝稍枯,去滓取油,调敷患处。
《外科大成》卷三
3.二宝丹
升药,熟石膏各等分。
研极细末。
提脓生肌。主治疮痈溃后,脓水未净。
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口。
《药奁启秘》
4.二贝丸
朱砂7钱,大贝母2两,紫贝2两,天葵2两,海藻1两,海粉1两,明矾1两。
上为细末,用夏枯草2斤,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痰疬。主治瘰疬。
每服3钱,临卧时茶清送下。
《疡医大全》卷十八引萧纯源方
5.二补汤
熟地3-5钱,当归(土炒)2钱,黄耆(蜜炒)2钱,枸杞2钱,甘草(炙)1钱半,杜仲(盐炒)2钱,枣皮1钱,白术1钱半,淮山药2钱,肉桂1钱,五味子13粒(微炒)。
阴阳两虚,六脉俱弱,夜热肢冷,失血便泄。
水煎服。寒甚者,加附子1钱半;腹痛喜按者,加补骨脂(炒)1钱;泄者,加乌梅2个,肉豆蔻8分,当归或不用亦可;呕恶,加生姜1-2钱。
《会约》卷三
6.二参丸
人参15克,桂(去粗皮),牡蛎(煅,研成粉),山芋,黄柏(去粗皮,拿炙,锉),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苦参各22.5克,麦门冬(去心,焙),泽泻各30克,干姜(炮),生干地黄(焙)各7.5克,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15克。
上药十三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主治虚劳,小便余沥及失精。
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进下。如顽痹,加附子(炮裂,去皮、脐)7.5克;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7.二草丹
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
主治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上二药捣汁。每空腹时服毫升。病愈乃止。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8.二陈汤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上为俰咀。
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二车丸
蜀椒1斤,干姜(大小相称)20枚,粳米1升,朗陵乌头(大小相称)20枚,煅灶中灰1升。以水1斗半渍灰,练囊中盛,半绞结,纳灰中1宿,晒干之;皆末诸药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忧恚喜怒,或劳倦气结,膈上积聚,寒热,饮食衰少,不生肌肉;女子积寒,风入子道,或月经未绝而合阴阳,或急欲溺而合阴阳,以致绝产,少腹苦痛,得阳亦痛,痛引胸中。
唾送下。勿用浆水。身中当痹,药力尽乃食。若僻在胁,吞1丸即消;若惊恐不安,吞1丸,每日3次
《医心方》卷十引华佗方
10.二虫膏
地龙5枚,蜈蚣1枚(端午日收,赤足者)。
蛇咬,毒气攻心迷闷。
上药相和烂捣。敷患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11.二丁散
苦丁香,丁香,栗米,赤小豆各7粒,石膏少许。
上为细末。主治鼻不闻香臭,或鼻中生息肉;偏头风。
吹鼻中。
《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12.二地汤
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人参3钱,黄连1钱,肉桂5分。
心中火热如焚,自觉火起,即入小肠之经,辄欲小便,急去遗溺,大便随时而出。
水煎服。
《辨证录》卷六
13.二冬汤
天冬(去心)6克,麦冬(去心)9克,花粉3克,黄芩3克,知母3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
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主治上消,口渴多饮。
加荷叶3克,水煎服
《医学心悟》卷三
14.二豆汤
黑豆5升,赤小豆3升,吴茱萸1升,盐3大合。
上药都和匀。脚气肿满。
每用1升,以水3斗,煮取2斗,去滓,于避风处,稍热淋蘸。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15.二毒丸
舶上硫黄1两,茶1两。
上为细末,用新炊热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肠风下血,里急后重。
每服10丸至15丸,米饮汤送下,每日3次。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方》
16.二方汤
雨前茶、川芎、防风、藁本、细辛、当归。
头痛连眼痛。
水煎服。
《济阳纲目》卷七十
17.二防饮-
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1钱,甘草(炙)5分,川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黄1钱,防风7分,防己7分,羌活7分,牛膝7分,杜仲(姜汁拌炒)1钱,萆薢1钱,附子(童便浸3日,去皮脐)7分(冬月1钱)。
上细切,作1服。
补气补血,驱风散湿,行经络,散风寒,壮筋骨。主治鹤膝风,因痢后感冒寒湿,或涉水履霜,以致两足痛痹,如刀劙虎咬之状,膝膑肿大,不能行动。
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
《医学正传》卷三
18.二矾散
雄黄5钱,郁金5钱,白矾(生用)2钱半,胆矾5分。
上为细末。
咽喉乳蛾。
以竹管吹入喉中。
《济阳纲目》卷一六
19.二附散-
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附子(炮)1分,半夏(汤洗7遍,炒干)1分。
上为散。
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
二附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20.二肝丹
地胆草1两,九节菖蒲1两,漏芦1两,胡黄连半两,地榆半两(罗末),鸡肝1两,猪肝(盐少许,同药煮熟)1两。
无辜疳痢不止。
二肝丸(《卫生总微》卷十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涣方
21.二瓜散
山布瓜根、天布瓜根。
臑痈,俗名藕包。臑臂表里俱肿痛赤色,唯肘节处差小。
上砍烂,入米醋少许,和暖涂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