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筠姜的简介及发展历史:
筠姜,是四川特有的地道药用干姜。此姜品种独特,历史悠久,自有记载起,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唐《新修本草》载:“干姜。。。生犍为山谷。。。九月采”;清《本草纲目拾遗》载:”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辣”,以上记录,均是直指筠姜这一品种。筠姜,俗称铁板姜,产自四川筠连,沐川,犍为一带(非原来误传的湖北筠县),质地坚实,表面光泽自然,姜体饱满圆润,个头大,粉性足,纤维少,含辣素很高,姜味浓郁,是最适合中医药传统用途的干姜,不是。传统是必须在每年冬至前后几天采收,然后采用古法汉方,经特殊工艺炮制而成。筠姜块状色泽自然,肉质断面,较硬,使用时必须捣碎或者磨粉,药效才能充分显现。正宗的筠姜,断面砸开以后,呈现玻璃状的深棕色,故此又名琥珀姜。
二、犍为筠姜的药用价值从药用价值来说,筠姜与其他地方所产的干姜相比,具备温补之效,辛温而不燥,温中散里寒,守而不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抵抗能力。近年来,中医火神派也即扶阳一派的兴起,方药中大量使用筠姜配川附,取一守一走之意,相得益彰,也使得筠姜的特殊价值为更多医者知晓并从而应用。大家所熟知的四川卢火神卢崇汉(开设了卢火神会阳中医馆),他就非常推崇筠姜,认为此姜跟一般生姜制成的干姜不一样,筠姜它温而不燥,但是它温热,它的麻辣性啊,没有干姜那么辣,但能够入中一直达下,直接进入下焦。筠姜能够温补上中下三焦(笼统来说,就是肺,脾胃和肾),还有回阳的作用,最适合搭配性味较燥的药材,如附子类,也适合温补调理,如制作姜枣饮。姜在日常生活里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最普遍使用的药食同源的东西,祛病保健均可,虽然,普遍应用上都只用来作为做菜的佐料。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生姜常用于男性保健,具备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中医书上更明确指出:“炮姜辛苦大热,除胃寒而守中,温经止血,定呕消痰,去脏腑沉寒痼冷”,在各地的传统习俗中,女子产后坐月子的保养,基本都与姜有关。猪脚姜醋,红糖姜茶,煲姜水洗浴泡脚。可以说,姜这个东西,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根据目前中药材市场上所了解的情况,筠姜在国内广大医药同行中,尚未广泛为人所知。事实上,筠姜作为唯一符合日本汉方要求的出口级药用干姜,每年产出的大部分都直供日本,反而国内医者应用寥寥,这不得不让人沉痛和叹息。追根问底之下,其实在解放前,日本、德国就曾经在四川犍为设药庄收购筠姜;解放初期,前苏联与我们开展经济贸易,也指名要过犍为干姜,可见,这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作为传统医药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进行宣传推广,继承中华医药文化遗产。
三、小郭推荐筠姜的几种日常食用方法:1、筠姜羊肉汤材料:羊肉(瘦肉)克,筠姜(碎块)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做法:羊肉切块以后,跟筠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粉,即可。养生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或泻下量多,月经后小腹发凉等症。2、温肺粥材料:筠姜10克,五味子10克,细辛3克,大米克做法: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跟大米一起加水煮成粥,煮好以后纱布去掉,分早晚两次吃粥。养生功效:温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冬季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痰色稀白者。3、姜枣红糖水材料:筠姜10克,红枣20克,红砂糖50克(土红糖更好)做法:筠姜切碎或磨粉,红枣去核,加红糖煎煮成一碗,趁热喝下。养生功效: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经期后服用最好。4、筠姜红茶材料:筠姜粉5克,红茶5克做法:可用普通水杯,将材料放入,冲入度开水,加盖,泡好了饮用。如有条件,两者同时放水壶里煮开喝茶更佳。如感觉有点干燥,也可在温凉以后放一勺蜂蜜再喝。养生功效:适用于经常手足冰冷,寒湿体质人群。也可预防感冒,秋冬季节最合适。有益增强身体代谢机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
四、犍为筠姜的生产、加工以及严格的检验,保证了姜的天然无硫
(一)筠姜的生产、加工流程:
(二)加工完成之后的筠姜,再进行严格完整的检验:
五、另付相关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大中医及时爱好者和养生师使用总结,此姜确为极品好姜。
四川犍为筠姜是古传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筠姜质地坚实,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捣碎或磨粉使用。
筠姜质地坚实,磨粉效果最佳。顾客都知道,干姜质量好不好,是品的出,闻得到的。
捣碎后的筠姜颗粒
磨粉之后药效会更好的发挥出来,我们在加工粉的时候那股味道,真的是纯姜的味道却一点都不燥辣而是姜香四溢,无论是配四逆汤,白通汤还是温和中性的姜枣汤,那绝对是首选,以图为证:
以上是小郭道地药材今日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姜中之王犍为筠姜的发展历史、功效、使用及其他的相关推荐,让各位老师、朋友见笑了,本文仅作为兴趣爱好分享、参考,不作为其他推荐的依据。下期小郭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常用的道地经方药材系列的简介,朋友们有什么关于筠姜的疑问可以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回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