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了方,而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桂枝汤被历代中医推崇备至,汉代至今年余年里,桂枝汤更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重复验证其功效,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桂枝汤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立法,属于方剂八法中的汗法。
中药桂枝——辛甘化阳以祛邪实表
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
用法:热服,须臾啜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淋漓,汗出病差,停后服。服一剂尽,病证尤在者,更作服。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寒风寒表虚证,症见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
应用:桂枝汤临床运用非常广泛,不论中风、伤寒还是杂病,凡属营卫失调、阴阳不和而见的汗出、畏风恶寒、脉弱等症,即可用之。
桂枝汤证用于太阳病(感冒初期),汗出恶风者
发挥:
1、调和营卫,发汗又能止汗:
本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中风表虚证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汗出不止,桂枝汤之发汗有两重含义,1、发汗以祛邪外出,邪气除而肌表固;2、调和营卫,营卫和而汗出止。
2、调和阴阳,解表又能调里
《类经》:“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气血”,本质上所有疾病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而疾病总的治疗原则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桂枝汤调和营卫,又能调和阴阳。其中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阴阳和则表里皆和。所以桂枝汤不但治疗外感,还能治疗杂病。清朝徐灵胎谓之:“桂枝汤,表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里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
3、调和脾胃,顾护后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桂枝汤中桂、姜、枣、草均为食品调料,调养脾胃、滋养后天之本。脾胃得养则化源充足,从而达到调理营卫阴阳气血的目的。
中药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敛汗
桂枝汤方证《伤寒论》原文:
1、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3、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
6、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7、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8、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9、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10、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11、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1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古本《伤寒论》
桂枝汤类方:
1、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中风汗出而喘者;
2、加附子一枚,名桂枝加附子汤,治中风汗出不止者;
3、加葛根四两,名桂枝加葛根汤,治中风汗出项背拘急不舒者;
4、加桂枝二两,名桂枝加桂汤,治奔豚气上冲心胸者;
5、加芍药三两,名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阴病腹满时痛;
6、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7、加芍药三两、大黄二两,名桂枝加大黄汤,治太阴病大实痛者;
8、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治汗后身痛,脉来沉迟者;
9、去芍药,名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脉促胸满者;
10、去芍药,加附子一枚,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太阳病脉促胸满又恶寒者;
11、去芍药,加桂枝一两,附子三枚,名桂枝附子汤,治风湿身体烦疼,不能转侧者;
12、去芍药,加蜀漆三两、龙骨四两、牡蛎五两,名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汗多亡阳,惊狂不安者。
12、去芍药、生姜、大枣,名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下悸动者;
13、去桂枝加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14、去芍药、生姜,加茯苓,名茯桂甘枣汤,治汗后心下悸,欲作奔豚者;
15、桂枝汤、麻黄汤1:1用量合方,名桂麻各半汤,小发其汗,治表郁身痒者。
16、桂枝汤、麻黄汤2:1用量合方,名桂枝二麻黄一汤,微发其汗,治发热恶寒形似疟者;
17、桂枝汤、越婢汤2:1用量合方,名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外有风寒、内有郁热,恶寒发热、微有口渴心烦者;
18、加黄芪二两,名桂枝加黄芪汤《金匮》,治黄汗之病或营卫不和兼有气虚,发热自汗倦怠者;
19、去甘草加黄芪三两,名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治血痹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者。
20、加栝楼根二两,名栝楼桂枝汤《金匮》,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21、加龙骨、牡蛎各三两,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