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萝白、莱菔、芦菔、荠根。药科——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块根。产地——全国各地普遍栽培。药类——消食。药性——凉。药味——甘、辛。入经——心、脾、胃、肺。功效——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酒、附子、茄子、煤等)。主治——食积胀满,呕吐反酸,痰嗽失音(饮汁),肺痨咯血。现治——吐血,偏正头痛,吞酸,脚气(煎汤洗),打扑汤火伤(生捣涂)。参治——五脏中风,五脏恶气,风寒,衄血,瘀血,肺痿吐血,痰癖,消渴(生捣汁服),咽喉诸病,噤口痢(生捣服),痢疾,五淋,带浊。药理——温中,和中,益气,养血,生津,清热,行气,除燥,补脾,止咳,明目,利五脏,补不足,宽胸膈,利关节,利大小便,杀鱼腥气。用法——水煎,煮食,捣汁饮,外用(捣敷或捣汁滴鼻)。用量——水煎(常量6-15克),外用(适量)。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