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第315条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4.html

学习《伤寒论》第条

如果他少阴阳气大亏阴寒太甚,阳亏阴甚证明寒气很重,在此种情况下,是不是需要让他服用辛温大热药呢?但他把热性药刚一下咽,他哇的就吐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时就应该在他所服方剂里面配进一二味反佐药,来帮助主要药物便于病人接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什么是反佐药呢?

反佐药,是根据病症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反佐药物的使用是根据《内经》“甚者从之”的一种治疗法则。即根据病情的假象,服用与病性相同药物治疗的一种方法。

反佐药物的应用在《伤寒论》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本条中所使用反佐药物为猪胆汁和人尿。

伤寒论仲景原文条如下: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词解)

脉暴出:指脉搏突然出现浮大躁动之象。

微续:指脉搏渐渐而出。

(译文)

少阴病,腹泻,脉搏微弱者,属于阳虚阴盛之戴阳病证,可与扶阳抑阴的白通汤治疗。服白通汤后如果腹泻还是不止,兼见四肢厥冷,脉搏似有若无隐伏不见,伴有干呕心烦假热现象者,这是由于阴寒之邪与阳药白通汤发生格拒所致,治疗宜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服汤药后要时刻注意脉搏的变化,如果脉搏突然出现浮大躁动的反常脉象,这是阳气暴脱的危候,预后不佳,所以称为死证,若脉搏呈渐渐而出逐步愎复的,是阳气来复的佳候,预后较好。

(提要)本条为阴盛戴阳证,服白通汤后出现阴阳格拒的证治及预后判别诊断。

试分析如下:

本条可分作三段来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可作为第一段来读。

这一段是承接上条即对条的补充。条说: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而在这里是“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较条仲景强调了个脉微,其实条也是脉微的。在这里仲景强调脉微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为了提醒后学白通汤证阳气衰弱的程度很是严重的,2是为了警醒后学由于脉微阳虚阴盛,该证服上白通汤后如无效可进一步出现阴阳格拒的变证及处理方法。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这可以看作是第二段。这一段是说患者服用白通汤后,不但下利不止,反而出现厥逆无脉,干呕心烦等证。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阴邪过盛与白通汤发生格拒的缘故,故仍主以白通汤治疗,但这时单纯的应用葱白通阴引阳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阴阳格拒的重证。必须遵照《内经》“甚者从之”之法,在白通汤内加入反佐之药猪胆汁、人尿、使热药不被阴寒所格拒,使患者易于接受药物,达到破阴回阳的目的。

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可作为本条第三段来读。这是说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出现的两种不同转归,一种是脉暴出的亡阳而死,一种是脉微续的阳回而生。

脉暴出是服汤后由无脉突然出现浮大躁动的脉象,这是由于阳亏阴竭,孤阳无依,虚阳完全发露于外的表现,预后极坏,属于死候。

微续者生是服汤后脉由沉伏不见,逐渐缓缓出现,是阴液未竭阳气回复的佳兆,预后较好。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即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而成。该方具有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引阳入阴之功能。

仲景白通加猪胆汁汤方及用法用量如下: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人尿咸寒,猪胆汁苦寒,咸寒苦降,可引姜附入于阴中,使阳药不为寒邪阻格,有利于白通汤发挥破阴驱寒、回阳救逆之功。此外,人尿、猪胆汁皆属血肉有情之品,在这种阴寒内盛,虚阳被格,下利阴伤的情况下,尚有补津血,增阴液之效。

刘渡舟教授认为,吐逆下利,阴阳俱伤,不但阳虚,而且阴竭,下利不止,阴液走泄,已成涸竭之势。白通补阳有余,不能滋阴,阴涸阳衰,阴阳格拒,手足厥逆,至为危殆,惟有人尿,胆汁补阴液,滋涸竭,引阳补阴,此方独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zz/12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