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属于中医口眼歪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多因局部受寒、着凉致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而发病,如调治得当,1~2周后可逐渐恢复;若治疗不及时,恢复时间就会较长,部分患者还会遗留后遗症状。
诊治专家
李燕
北京中医主任医师
临床诊疗经验近40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
神经内科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
北京全域联合面神经研究院专家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梅杰综合征、三叉神经痛、癫痫、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脑缺氧、供血不足、中风偏瘫、帕金森、颈腰椎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科疾病。
长按识别 1、随证施治,养血扶正不可少
风为百病之长,中医认为,面瘫一证风邪为其先导,但在治疗上且不可一味地以祛风为务,而忽视其他方面。古语有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在配伍用药方面应增加养血、行血之品,同时益气扶正之品亦应考虑在内。
2、选虫类药以通络
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治疗用药时可加蝉衣、蛇蜕、蜂房等虫类药。一般而言,发病三个月以内的患者,可选取全蝎、僵蚕、白附子、地龙、白花蛇、蜈蚣等配伍来治疗;半年以内的患者,病势稍复杂,可用五虎追风散及大队虫类药合补益之品,多可奏效;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眼睛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口角流涎等后遗症俱见,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按摩、局部外敷等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治疗,部分患者仍有康复的希望。
内治法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方法,临床实践中又常将面瘫分为4种证型,以辩证遣方用药。
风痰阻络
证见:突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
治法:祛风化痰止痉,方用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水煎取汁口服。注意方中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本方适用于痰热及阴虚者,肝阳上亢者忌用,另孕妇慎用。
气血两虚
证见:神疲乏力,容易感冒,气短汗出,纳差便溏,苔薄,脉细软等。
治法:益气扶正,养血通络,方用益气养血汤:党参、黄芪、鸡血藤、熟地、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桂枝、姜黄、黄精、防风、细辛、甘草,水煎取汁口服。
痰湿阻络
证见:头身困重,咯痰黄白,纳呆胸痞,苔腻,脉滑。
治法:化湿祛痰,健脾通络,方用化痰汤:丹参、瓜蒌、鸡血藤、茯苓、地龙、胆南星、白附子、天竺黄、半夏、陈皮、白术、泽泻、红花、僵蚕、全蝎、甘草,水煎取汁口服。
肝风内动
证见:面赤眩晕,急躁易怒,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息风,滋阴清热,方用天麻钩藤汤:钩藤、代赭石、磁石、珍珠母、生地、夏枯草、天麻、胆草、黄芩、苦参、丹皮、地龙、水蛭、蝉蜕、全蝎、琥珀、甘草,水煎取汁口服。
联系方式一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向我们留言!
联系方式二专家联系方式
专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