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药里

中药来源较广,包括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其中尤以植物药占比更大。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药中之花,药中之子。

除此之外,动物药在一些顽固疾病及疑难杂症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小编将介绍几味虫类药,一起来认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常用的神奇动物吧~

虫类药上矩形

虫类药属血肉有情之品,善走窜通达、搜经剔络、息风止痉、宣风泄热、破血行血、化痰散结、利水消肿等,尤其是祛除深幽隐伏之邪。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提出“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叶天士也提出疾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而用虫蚁则可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吴鞠通有言“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虫类药有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

全蝎全蝎

又名全虫、虿尾虫等,性平,味咸辛,入肝经,有祛风,止痉,止痛,通络,解毒,散结的功效,可治惊风抽搐,癫痫,半身不遂,偏头痛,破伤风,痈肿疮毒等。《本草纲目》载“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全蝎有抗惊厥、镇静、降压、抗肿瘤等作用。

僵蚕僵蚕

又名僵虫、天虫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蚕为阳虫,禀受木火之气,喜燥恶湿,平素食桑,桑能祛风,僵蚕因受金性敛固之风而僵而不腐,更于感风之病为宜。《日华子本草》言其“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本草纲目》中总结僵蚕可“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僵蚕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防止血栓形成、抗惊厥、抗肿瘤等。

牵正散上矩形

出自《杨氏家藏方》,有白附子、白僵蚕、全蝎三味药组成,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功,三药合用,力专效著,可使歪斜之口眼得以牵正。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等,也可用于脑梗死、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帕金森病等。

蜈蚣蜈蚣

又名天龙、百脚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入肝经,行表达里,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中含有脂肪酸、糖类、蛋白质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有中枢抑制、镇痛、抗肿瘤、抗惊厥、抗菌、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

地龙地龙

又名土龙、蚯蚓等,古籍言其“上食膏壤,下饮黄泉,形曲似龙,又能兴云,知阴晴”。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善通络化瘀、清热定惊、平喘利尿,可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咳喘、水肿尿少等。《本经逢源》提出其可“治跌扑,祛虫瘕,破血结”。现代研究表明,有解热镇痛、抗惊厥、抗凝、抗肿瘤、降压等药理作用。

小结

总体来说,虫类药有其治疗优势,同时,在临床应用中也需要根据病情适当配伍,如病久入络,又久病多虚,应当注意祛邪不伤正。此外虫类药有一定毒性,并可能致敏,孕妇避免使用,过敏体质在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如果大家出现身体不适,医院就诊。

另外偏头痛患者还在持续招募中,如有意参加,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或扫码

芎芷地龙汤颗粒剂免费发放

散偏汤颗粒剂免费发放

赵永烈主任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四、日上午北京中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7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