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
组成:
附子30g,白术30g,茯苓30g,生姜20片。
适应证型:阳虚水泛证
面色晃白,气短乏力,但坐不能卧,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畏寒肢冷,心悸怔忡,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或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微细。
功效:温阳利水
方解:真武汤是张仲景的千古名方,用于治疗阳虚水患之症,条文中谈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是有水气,可以应用真武汤治疗。扶阳学派对于真武汤的应用,加大了附子、生姜的剂量,附子的常用量在30到90克之间,生姜的常用量是50克,而且方中去掉白芍,原因就是认为白芍为寒凉之药,遏制阳气的运行。
这一理念在《伤寒论》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患者出现“脉促胸满”时,去掉桂枝汤中的芍药以防止伤及中阳。在加量应用后治疗冠心病有水气乘心者,温阳以利水治疗冠心病。
郑钦安评:
按发汗原是解表,表解自然热退,乃不易之理,今汗出而热仍然,所现种种病形,非表邪未透之征,却是亡阳之候,必是因发汗过度,伤及肾阳。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此际发热者,阳越于外也,心下悸,头眩身瞤者,阳气外亡而群阴僭上也。振振欲擗地者,阳欲藏而不得也。夫先天之真阳,喜藏而不喜露,藏则命根永固,露则危亡立生,主以真武汤,是重藏阳之意也。(《伤寒恒论》年学苑出版社)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之功,通过扶助少阴之阳气,扶助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从小便而出,体现扶阳之法中的温通法。本方加减配伍,可适用于心脏康复1-2期,证属阳虚水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