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草能提油,更是难得的中草药,如今国

甘松,属被子植物门,是一种于春秋两季采挖的一种植物,在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中药甘松是败酱科植物甘松等的干燥根茎。中医认为甘松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与作用。相信一提起甘松,大家可能会想到甘松精油。甘松精油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植物精油,据历史记载,早在古埃及时代就有贵族在使用。具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之功,乃理气止痛佳品,入脾、胃经,则善治脾胃虚寒之胃痛隐隐、喜食喜按及寒郁气滞之胸闷不舒、胃脘胀痛等症。

由于其诸多的功效,在现代同样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其实很少人知道的是甘松所提炼的精油不但功效诸多,它的原材料甘松更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非常珍贵,且功效很多。尤对恶气卒中所致的心腹痛适宜,《本草汇言》讲:其治“心腹满者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它能够用来治疗牙痛通过外敷的方式,同时还有着与山楂一样的功效,治疗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积食等症状。

”故《开宝本草》曰:甘松“主恶气,卒心腹痛满”。若配用驱风散寒药,则效果更妙,如《本草求真》载:“凡因恶气卒中而心腹痛满,……不同白附子并用。”这种植物的数量在我国以前还尚好,在我国西藏和云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且不是很难寻找的。醒脾健胃,甘松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入脾胃经则善开脾郁、善行胃气,为醒脾开胃要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在日益加重。

凡思虑伤脾或脾胃虚寒之食欲不振、饮食无味、食多腹胀、倦怠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缓弱等症。每多可用,用之则验。许多原来数量很多的植物因为居住环境被人们大肆破坏以及工业污染,导致数量跟以前相比下降了很多。正如《本草汇言》所讲:“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入八珍散,三合粉中,老人脾虚不食……至和至美。”甘松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如今在甘松的分布地区,已经很难找寻到甘松的踪迹了。

收湿拔毒,甘松辛香行散,甘缓解毒,外用则有收湿拔毒之功;更入脾胃经,故善治由脾胃两经湿热下注所成的脚气病,症见:脚趾痒痛,潮湿灼热,水泡糜烂等。但甘松在世界上不单分布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有分布,且在其他国家的数量还是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本草纲目》讲:“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普济方》甘松汤,也以本品配荷叶等,煎汤洗足,能收湿拔毒,善疗湿脚气。我国国内市场上所流通的大多数甘松,或者说是甘松精油,大多数都是依靠从外国进口而得以投入市场的,这也让人不禁唏嘘。

鉴别应用,甘松与山柰,均为芳香辛温之品,皆能暖中而善治心腹冷痛,且常二药伍用使药力倍增。然山柰主入胃经,功专暖胃辟恶;甘松主入脾经,长于醒脾开郁。以前数量很多,人们却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导致现在解决供需关系还得依靠从国外进口,这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希望人们能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从你我做起。如《本草求真》讲:“甘松、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xz/10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