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中之润剂防风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风药中之润剂-防风

张老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子中经常用到防风这味药,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样的用意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了解和学习一下防风。

《中药大辞典》中介绍药用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春、秋均可采挖。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

《本草经集注》提到了根据头节形状分辨好坏。“唯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世用治风最要,道方时用。”防风性辛、味甘,微温。

叶天士在《本草经解》中对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防风的性味功用做了解读。

“气温,味甘,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防风气温,禀天春和风木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

肝为风木,其经与督脉会于巅顶,大风之邪入肝,则行于阳位,故头眩痛;其主之者,温以散之也。伤风则恶风,恶风风邪,在表之风也;肝开窍于目,目盲无所见,在肝经之风也;风行周身,在经络之风也;骨节疼痛,风在关节而兼湿也,盖有湿则阳气滞而痛也。皆主之者,风气通肝,防风入肝,甘温发散也。脾主肌肉,湿则身重矣。久服轻身者,风剂散湿,且引清阳上达也。”

风药皆升散,唯独防风甘润,为风中润剂。笔者看过的比喻中,下面这个用来理解防风再合适不过。一场风,如果没有牛毛细雨,那就是纯粹的刚风,如果带些牛毛细雨来,这就是柔软的风。柔软的风,连风带雨,滋润大地,可以苏醒五脏六腑,制造一股生发之气,就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样。非独用防风祛风也,更用防风来给身体制造一股生发之气,使身体有生生之机。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等证。本品能发散表邪,祛风止痛。常与荆芥、羌活、前胡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本品微温,甘缓不峻,故亦可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目赤等证。常与荆芥、黄芩、薄荷、连翘等同用。若风热发疹或皮肤瘙痒之证,亦可用本品与荆芥、白蒺藜等配伍以祛风止痒。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证。本品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常与羌活、当归等同用,如蠲痹汤。

3.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证。本品入肝经,有祛风、解痉之效。常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

4.防风固表。本品既能散内风,又能祛外风。与黄芪、白术等同用,如玉屏风散。

经典名方玉屏风散,组成共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玉屏风散作为古代的固表止汗方,传统的补气固表方,具有免疫增强、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适用于以疲劳、自汗、恶风为特征的疾病及表虚体质的调理。李东垣言: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相使也。

张老针对重症肌无力的特点创防芪颗粒,其中重要的组成就有黄芪和防风以及玉屏风散的影子,从肝脾肾论治重症肌无力,而且能预防患者外感导致的病情加重,回顾经典,就能体会张老组方用防风之妙也!

文/杜佳蓉审校/赵曦彤编辑/付海超(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5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