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虽吓人,却是一味祛风良药

乌梢蛇又名乌蛇、乌风蛇、黑花蛇、黑风蛇、剑脊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性状与归经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乌梢蛇:去头及鳞片,切寸段。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通则)炒干。

每kg乌梢蛇,用黄酒20kg。

本品为段状。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气。

甘,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6~12g。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本草元命苞》:"医疠风病眉毛脱落,治风瘫行步艰辛。"

《纲目》:"功与白花蛇(即蕲蛇)同而性善无毒。"

《本草备要》:"去风湿。"

《医林纂要药性》:"滋阴明目。"

《本草求原》:"入血散风。"

主治功能

乌梢蛇在祛风湿方面有独特的功效,是目前风湿疾病中常用的配伍药材。另外,在治疗白癜风、干湿癣、牛皮癣、疥疮等皮肤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疗风湿疾病不可少的中药材。本品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梢蛇还具有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可用于风湿顽痹、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多研末用,或浸酒服。治风湿麻痹,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配伍;惊痫抽搐,可配伍蜈蚣、全蝎等应用。

1、主治白癜风及身体顽麻。功效:祛风止痒,燥湿消痰,温通血脉。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白僵蚕60克(微炒),肉桂15克,独活60克,天麻60克,川乌15克(炮裂,去皮脐),细辛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胡麻子60克,枳实15克(炒微黄),蝉壳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天南星0.3克(炮裂)。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7.6克。(《医方类聚》乌蛇散)

2、主治一切干湿癣。功效:祛风除湿,清热散瘀,理气通络。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0克,干荷叶15克,枳壳(去瓤,麸炒)1克上3味,捣为散。每服7~10克,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三味乌蛇散)

3、治牛皮癣。乌蛇、白藓皮、丹参、银花、地肤子各30克,荆芥、防风、蝉衣、苦参、赤芍、连翘各20克,浮萍、紫草各15克,甘草10克。共为末,日服2次,每次9克,开水送服。(《浙江中医杂志》;(2)乌梢蛇散)

服用禁忌

血虚者不宜用,

忌铁器煮食。

有一定的毒性,不能乱用,注意用量。

文章作者:大涌,副主任药师

无论您远走何方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3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