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毒性等于有毒中药之毒,在用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一些组方中含有个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经常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媒体和网站从中推波助澜,引起消费者误解与恐慌。那么,“毒”性药材就等于有毒吗?含有毒性药材的中药能否放心使用?

毒与毒药的两种含义

广义而言毒,是对药物偏性的概括,狭义而言则是指药物的有害性。

药的偏性为毒

在早期,用来治病的“药”,皆称为“毒药”。《周礼·天官冢串》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供医事”。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有相关记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随着药物不断被发现,以及生产力和物质生活的逐步提升,人们对药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治病,也有了养生防病的需求,一些具有调理、补益养生功效的药物被广泛使用。“毒药”之总称,也已不合时宜。

药有一气之偏,治病养生需对症

从中医角度讲,没有偏性毒性的就不是药,所谓“聚毒药以供医事”。

不同中药各自所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即药物的偏性。传统中医以药治病,即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疾病现象,恢复人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即“补偏救弊,调和脏腑”,也可简称为“以偏纠偏”。

中药治病虽常被冠以“调理”“调和”之说,其背后的机理是“借药性之偏,以调人体的偏盛偏衰”。药大都是有偏性的,皆是对疾而为用,即使未冠以‘毒’字,也非日常常用之物。

所以,“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用药观念并不值得推崇。治病讲究对证,养生也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所用药物也非一律。

偏性有大小良毒善恶宜以病分

药物中,有偏性大的,也有偏性小的。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就有了对药物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的区分,而《神农本草经》对药物“三品”的区分,也考虑了这一点:上药主养命,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宜于养老延年;中药主养性,无毒、有毒,斟酌其宜,宜于欲遏病补虚羸;下药主治病,多毒,不可久服,宜于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

药自身有“良毒善恶”,但于治病而言,其有毒无毒就在病而不在药了。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有毒无毒,所治为主。”

药的有害性为毒

毒,指药物因气味性能峻猛而偏性大,容易产生有害性,也就是毒、或副作用。本草典籍中多有“大毒”“有毒”“小毒”的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将有毒中药做了“大毒”“有毒”“小毒”的不同标注。

1、大毒者,偏性最大、毒性剧烈,使用较小剂量,即可迅速发生中毒损害、甚至死亡。药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红粉、斑蝥、砒霜等。

2、有毒者,有一定的毒性,日久蓄积、或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较慢的发生中毒症状,严重者也有可能造成内脏损害,甚至死亡。药如白附子、附子、生天南星、生半夏、蟾酥、洋金花、雄黄、木鳖子、千金子……硫黄等。

3、小毒者,毒性较小,用量较大或久用蓄积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一般症状轻微。药如红大戟、苦杏仁、鸦胆子、急性子、蛇床子、川楝子、土鳖虫、艾叶……吴茱萸等。

毒性中药的使用,剂量是关键

毒性药材有安全用药范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中药辨证使用,剂量得当,毒药皆无毒。反之,纵使一日三餐亦可为毒。举个例子,治疗饥饿的秘诀是神马?吃饭!可明明吃1碗饭就饱了,非得吃碗饭,撑破了肚皮算不算饭药死的啊?

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

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存在,比如中药伤肝伤肾等,但大多停留在讲不清、道不明的传说层面。而近年来不少媒体公开报道,不只是质疑中药毒性,而且进一步推论“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以“莫须有”的罪名抹黑整个中药行业。

实际上,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按照“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治疗原则,是可以利用毒性药物加以治疗的。

这样的治疗思路很早便在《黄帝内经》中得以体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种思维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很多思路,比如砒霜(三氧化二砷)本为剧毒,这个大家都知道,但近几年,其在治疗白血病的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广泛认可,美国食药监局已经正式批准用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以毒攻毒”的典型。

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古人说:“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只要对证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诚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言:“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离开中医的指导,乱用或滥用中药,就容易出问题。

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用药时间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

炮制、配伍减毒增效

有毒中药的毒副作用,通过炮制或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中药减毒增效,主要有2种方法:一是炮制减毒,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二是中药配伍减毒,两种或多种药物配伍,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中药毒》:“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以辨相得相反相恶相畏,至于有毒无毒,各有制治,然药无毒,则疾不瘳。内经所谓知毒药为真者,乃用药之要也。昧者误有服食,当究其毒以制治之。犹巴豆之用黄连,半夏之用生姜是也。”减毒增效,是中医专业的常识问题,无需赘述。

总之,中药有毒无毒,所治为主;对疾为用,知约、知制、知伍则可趋利避害。

小编提醒:中医强调对证用药,中药有毒无毒,甚至有效无效,关键在于能否对证施治,而中医“辩证施治”是非常复杂的理论体系,不是普通群众随便翻翻书就能做到无师自通的,离开中医的指导,乱用或滥用中药,容易出问题。

本期专家介绍

林双盛五帝中医内科老中医

从事中医门诊五十多年,对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有丰富经验,在治疗肝病,慢性胃肠病,痹证方面效果颇著。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中医五行学说,妙用人体先天五行筛查,治疗人体先天五行失调,脏腑失调的疑难杂证取得显著疗效。对脏腑失调导致的慢性鼻咽,慢性湿疹,复发性痤疮,顽固慢性寻麻疹等皮肤病有独特的方法。

擅长:中医内科、妇科、肝病、肿瘤、脾、胃、肠病、痛风、慢性鼻炎、咽喉炎、头肩腰腿痛、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下午14:30—18:30

—END—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别急于“一刀切”!我院专家运用“经方”治愈鸡蛋大小子宫肌瘤!

●针到病除,一把小小针刀治愈15年顽固性头痛!

●减肥是一场修行!这个方法不节食,不运动3个月瘦15公斤你想试吗?

●肝硬化离肝癌有多远?逆转甚至大部分修复,中医药能做到!

●中医是癌症最后“救命草”?不要到晚期才想起中医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别好了伤疤忘了痛!想治好痛风不只是忌口、限嘌呤降尿酸那么简单!

●膏方养生节,五帝三甲名中医为您私人订制滋补膏方!

●男病多虚肾无实证!男人壮阳比滋阴重要?你可能做错了很多年!

●1月三甲名医大咖齐聚五帝,为您健康把脉!可提前预约!

赞赏

长按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sz/3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