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花蕊石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嘉祐本草》。原名“花乳石”。

拼音:HuāRuǐShí

别名:花乳石、白云石

来源:为矿产含蛇纹石的大理石。

采收和储藏:采挖后,敲去杂石,选取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彩晕的小块。

原形态:蛇纹石大理岩主要由矿物方解石形成的大理岩与蛇纹石组成。

1、大理岩由方解石形成,参见“方解石”条。

2、蛇纹石为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晶体结构结构属单斜晶系。单个晶体呈片状、针状,但罕见。常呈板状、鳞片状或为显微粒状集合体。以纤维状纹理或斑点状团块分散于方解石晶粒中。一般呈绿色,深浅不等,了有呈白色、浅黄色、灰色、蓝绿色或褐黑色者,纤维状或鳞片状者呈丝绢光泽。硬度2.5-3.5,相对密度2.5-3.6,抚摸之有滑感。

产地:主产于陕西、陕西、河南、浙江、湖南等地。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粗糙。体重,质坚硬,不宜破碎。断面不平坦,有黄色、黄绿色与类白色的彩云夹杂其间,对光照之有闪星状亮光。气微,味淡。

取本品碎片碎末少许,加20%硫酸,即发泡溶解,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针簇状的硫酸钙结晶析出。

以块整齐,坚硬,夹有黄绿色彩云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和少量铁、铝、镁。

药理作用:收敛、止血、祛瘀。

炮制:花蕊石:洗净,敲成小块。煅花蕊石:取净花蕊石打碎,置坩埚内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碎成小块。

性味:酸、涩、平。

归经:入肝经。

功能:化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地血晕。外敷止金疮出血。

临床应用:较常用于肺结核咯血和外伤出血瘀肿,有止血散瘀作用。配白芨治咯血,方如花蕊白芨散。配乳香、没药、苏木、降香、细辛等研末,调敷外伤瘀肿部位,有助于去瘀止痛。

用量:入煎剂9~15g,研末服每次0.9~3g,最多至6~9g。不宜多服。外用适量。

注意:凡无瘀滞及孕妇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

处方举例:花蕊白芨散:煅花蕊石12g、白芨12g、血余炭6g,共研极细末,每服3~6g凉开水冲服(治咯血),每日3次。

复方:

①治五脏崩损,涌喷血成升斗:花蕊石火煅存性,研为末,用童便一盅,炖温,调末三钱,甚者五钱,食后服下,男子用酒一半,女人用醋一半,与童便和药服,使瘀血化为黄水,后以独参汤补之。(《十药神书》花蕊石散)

②治金刃箭镞伤中,及打扑伤损,猫狗咬伤,内损血入脏腑,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花蕊石(捣为粗末)一两,硫黄(上色明净者,捣为粗末)四两。上二味相拌令匀,固济,瓦罐内煅,取出细研。瓷合内盛。外伤掺伤处。内损用童便或酒调服一钱。(《局方》花蕊石散)

③治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飞,焙)、防风、川芎藭、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为末,每服半钱,腊茶下。(《卫生家宝方》)

④治脚缝出水:好黄丹入花蕊石末掺之。(《谈野箱试验方》)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pz/8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