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是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同为“丝绸之路”的概念,不免让人想到汉唐时期横贯亚、非、欧大陆的陆路“丝绸之路”与海洋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承载着贸易商道的文明
也见证了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自远古以来就以贸易商道的身份承载着多种古代文明。
虽被命名为“丝绸之路”,但在这条大动脉上的贸易中,除却丝绸、漆器及各种珍玩异货,香料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香料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但受限于地域,气候温凉的中土所产香品种类有限,主要有兰、蕙、椒、桂、萧、郁、芷、茅等。
对于香料的使用方式,都是是直接焚烧的方法,到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带来了品种繁多的域外香料。
香料的丰富也加速了香文化的发展。西汉时期,因汉武帝对香的喜好更进一步推动了香文化的快速发展。
汉武帝本人爱香成癖,用香也非常奢靡,皇宫之中,殿内殿外,香云缭绕,昼夜不歇。
百官上朝须随身佩香,尚书奏事须口含鸡舌香,诸王出见,武帝要专门赏赐香炉以示恩宠,吕大临《考古图》按汉朝故事:“诸王出阁则赐博山香炉”各地官吏、邻邦诸国则竞相进贡异香,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用香的风习。
汉代用香由直接焚烧单品香料,走向合香的路线。马王堆汉墓发现了混盛高良姜、辛夷、茅香等香药的陶熏炉,这种“多种原态香材混于一炉”的香品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有了合香的意识。
在汉代这一时期,西域香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华大地。
西域的用香习惯也在中华特有的文化土壤下生根发芽,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自己特色的用香习惯。
宋代洪芻《香谱》中记载了一方“汉建宁宫中香”疑为东汉时期皇宫中所用的香方: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白芷四两、乳香一两、檀香四两、生结香四两、甘松五两、茅香一斤、沉香二两、苏合油二两、枣五两,研为细末,炼密和匀,窖月余作丸,或饼之。
此香方配料之考究,已与中药的配制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恋香成癖的汉武帝专门遣人根据道家关于东海仙境博山的传说制作的“博山炉”。
博山炉以山的整体形状做造型表现,炉身较深,属于烧树脂类香料的熏炉,下部先盛炭火,树脂香料放于炭火上,使之徐徐发烟。
藉由香烟形成烟雾弥漫,形成山岳云烟环绕的效果,比挂画更能表现出仙境的意趣。
汉代铜熏炉成为重要实用器是因为:
一是汉代人席地而居,燃香草以洁室,既祓除地下潮湿的湿气,又怡人心肺;
二是因为迷信神仙、鬼神,烧香祈祝以达神明;
三是古代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之辈使用高级华丽的铜熏炉,以显示其华贵而又受洁身之益。
其造型雄奇独特,甚至还传到了东南亚。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就曾发现了刻着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熏炉,对后朝历代工艺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繁荣阶段,来自香国的佛教用香仪式和佛家所用香料沉香、檀香开始进入中原地区并广泛使用。
由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大量的外来香料基本上都已传入并为唐人所认识。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香文化,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
香料大量进入上层社会生活,无疑也助长了唐代贵族奢侈、比富的世风。唐代质量上乘的香料主要是依靠胡商在华经营香料贸易。
因此,香料买卖市场在唐代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扬州、南海、洛阳初步形成。
唐代香料不仅种类丰富、用途广泛,而且香品制作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从香
品形态看,有香饼、香粉、香脂、香丸、香水等。
从使用方法看,有涂敷、内服、佩戴、焚烧等。香品功用更为多样化、细致化,而且同种用途的香品也有多科,不同的配方,其香料品种,用量都颇为一讲究。
唐朝时,薰衣则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事务,社会各阶层人皆喜将衣袖尽染香泽。除薰衣外,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如被褥、挂帐之类也通常会以薰香。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诗云:“兰麝薰行被”对于居室,古人亦常用薰香起到卫生和美化的作用。
在用香最鼎盛的两宋,古人用来制作合香的香料有三分之二都来自域外,宋代陈敬《陈氏香谱》中所列香料达80种之多:
龙脑香、沉水香、檀香、降真香、乌里香、交趾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鸡舌香、丁香、郁金香、龙诞香、麝香等。
上列诸香,除丁香、麝香原产于我国外,其他各品大都首先传自域外。福建泉州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记载每年进口的香草药物高达0万公斤以上。
年,在泉州古海打捞上岸的一艘宋代香舫,船长24米,宽9米,船舱中库藏的乳香、龙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等香草药多达多斤,可见当时香料贸易之兴盛!
南宋沉船中的香料
在千年的往来过程中,各地特产香品云集于“丝路”,交易的是香料,而人们真切感受到的却是各异的芳香文化。
大国崛起,潜移默化的背后是文化的再度复兴,而作为一带一路长河中极为重要的香文化,必然将再其中发挥熏修人格,提升人文,滋养人心的文脉基石。
如今,中国传统香文化日渐复兴,一带一路,与香文化史的演变,恰好吻合,可谓天意。
智奇/香人,资深鉴香师、制香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源于对沉香的嗜爱偏好,在中国香文化慧瀚行知中不断求索浸润,已历8年,通过对古代香事的典史梳理,结合现代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提出了“香悦生活”的香学体系,汲古鉴今。
炉为体、香为用,将研香、究香、制香、品香、赏香与炉瓶器物、香席礼法融汇贯通,服务当代生活,从气味觉知,身心颐养,到精神蒙薰的全方位香用承袭,并致力于以香品香道周边为核心的中式生活美学推动和应用。
香课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