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5种炮制及其效果

前段时间刷微博,看到一个医生吐槽,病人拿着他开的处方去药店买药,他写的白附片,药店因为没有白附片,擅自给了白附子。白附片和白附子不是一个东西,功效作用也不一样。刚好今天下午听潘老师讲到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把它梳理一下。

附子

一、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二、功用:①回阳救逆——亡阳证(回阳救逆之要药)

②补火助阳——阳虚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③散寒止痛——寒痹证(虚寒、实寒。“只要有寒,不论虚实,都可以使用”。)

④祛湿(潘老师下面的这个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查了查文献,没找到出处,有知道的同学请告诉我吗??——附子祛湿作用也很强,以前人工炮制附子是需要晒的,晒附子的地方有个古怪的地方,放到湿的地方晒附子,那个地很快变干,它把湿吸收了。你放到干的地晒附子,那个地很快变湿,它把地里面那个湿气扯上来了。这叫置于干地地反湿,置于湿地地反干。所以附子的祛湿作用)

三、炮制

经盐渍、水漂、煮、炒等法炮制后降低毒性,称“制附子”。(过去附子都是一家一户加工的,是小的生产作坊,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就有很多规格,有黄的、白的、黑的,有顺切的、有横切的,有比较小的,用刨刀来刨成比较薄的片,又称为刨片的。切片如果顺着切的,就叫顺片;有的是横着切的就叫横片)

1、盐附子: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至表面出现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川西北地区在附子采收的季节,一般阴雨天气比较多,有的家里面小作坊加工不过来,就像四川人做泡菜一样,在附子挖起来以后,去掉了表皮泥土,适当地清洁以后,就放在了盐卤水里面去浸泡,它不会变质,更不会腐烂,可以放上一两年,这种就称为盐附子。)

2、淡附片:经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干燥,药力较缓和。(盐附子在使用的时候,仍然要把它切片了以后,在水里漂,把里面的盐味漂掉,就叫做淡附片。)

3、黑顺片: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毫米的厚片,用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色,取出蒸透,烘至半干,再晒干。

4、白附片: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3毫米的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晒至半天,用硫磺熏后再晒干,白附片药力稍小于黑附片。

5、炮附片: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汁浸泡1-3天,然后蒸煮,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药力足,效果快。

药力峻猛程度:生附片>炮附片>盐附子>黑顺片>淡附片≈白附片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和上面的结果有些许的不一样,仅供参考。)

附子的药理作用较多且效果独特,不同炮制品对应不同的适应证。

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

黑顺片与炮附片药效几近相同;

白附片则药力稍逊于上述品种。

谭茂兰使用黑顺片改善了模型动物病理状态,表明炮制后附子的补火助阳功效增加,散寒止痛功效降低。

熊秋韵等以附子不同炮制品作用于室颤模型小鼠,结果表明,炮制附子抗炎镇痛作用强于生附子。

以上研究均证明了炮制法会影响附子的药效,如对炎性疼痛,选用炒附片较好;对抗免疫抑制时,选用黑顺片、淡附片和蒸附片较好。

以上研究均表明,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品。

从汉代至今附子的炮制方法已演变有70余种之多,如:炮、制、烧、焙、煅、煨、煮、炒、炙、蒸、烘、醃(腌)、煎、浸(泡)、淬、晒(阴干)、曝、埋、熟、沾等。这些方法有的不加辅料,也有的加辅料。辅料有蜜、青盐、爽水、泔水、东流水、黑豆、木(灰)、生姜、煻灰、醋、大小麦麴、大麦、枣、黄连、盐、硇砂、蛤粉、麵、硃(辰)砂、童便、灰、丁香、赤小豆、甘草、小豆、酥、陈壁土、防风、石灰、猪月、人参、米粥、糟麴、麸、干姜、酒、夏布、甘遂、荞麦麵、黄泥、纸等。但很多炮制方法现代已摈弃或不使用了。

年卫生部根据简化商品规格的精神,只保留其中的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3种。年版《中国药典》只收载了泥附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

传统附子炮制工艺主要使用辅料、水等通过浸制、煮、水漂等方法,促进有毒生物碱发生水解,降低有毒生物碱含量后应用于临床。但在这种加工过程中,大量有效成分流失,炮制程度不可控。而现行的附子炮制方法普遍存在炮制太过的情况,虽确保了临床使用安全,但药效常难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张廷模.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

[2]叶强,彭成,郭力.附子古今炮制方法概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36(02):-+.DOI:10./j.cnki.51-/r..02..

[3]杨洋,张书亚,黄冉,陈希瑜,梅全喜.古今附子炮制方法变革[J].中国药业,,29(12):5-8.

[4]谭茂兰.黑顺片炮制过程中成分、热性、药效和毒性的变化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5]熊秋韵,李梦婷,缪璐琳,等.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jb/10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