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1225/7713273.html
看到“君、臣、佐、使”这几个字的时候,很多朋友脑中会浮现,朝堂之上?抑或,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咳咳咳,跑题啦,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是正经的咱中医术语里的“君、臣、佐、使”,熟悉中医的朋友对这几个字应该不陌生,对应着君主、大臣、辅佐、使者,意思上大差不离,可要说准确的,又感觉有点儿模糊。今儿,小编为大家来分“君臣”、辨“佐使”。
“君臣佐使”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下面以国家非遗廖氏化风丹为例,介绍中医里的“君臣佐使”。
君药
主要功效为调养性命与天相应和,无毒,可大量服用,长期服用也不会损伤人;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像廖氏化风丹中的药母(生天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川乌、郁金,经牛胆汁浸泡发酵而成),具有强大祛风化痰作用,就被当做君药。
臣药
主要功效为调养性情与人相应和,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症的药物。亦可针对兼病或兼证而起到治疗作用,药力小于君药。例如天麻、制南星、全蝎、僵蚕、麝香、冰片等,以加强君药息风化痰作用,并对风痰闭阻脑窍引起的神昏,具有开窍醒神作用,其中冰片兼具引药上行的使药作用。
佐药
一是为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荆芥、紫苏、苍术、雄黄、朱砂等,紫苏、荆芥、辛散温通,善祛风行气,宽中和胃;苍术健脾祛湿,兼顾正气;朱砂重症安神。
使药
一是为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如冰片、巴豆霜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药力较小,用量亦轻。冰片醒脑开窍,引药上行;巴豆霜峻下积冷、祛除痰涎,使所化之痰有出处。
廖氏化风丹全方共21味药,共奏息风镇痉、豁痰开窍、活血通络、安神定惊之功效,对风痰阻络导致的脑病具有良好效果。
总结而言,君药处于方剂主导地位,臣药辅佐君药,佐药配合君臣,使药协调药性,使得方剂组方科学。君臣佐使是方子结构,并不对应具体药味,四者共成一体发挥作用,其间又相互制约,以防出偏。
现在很多人仅仅将“君臣佐使”理解为单一的主次之分,但其实这四字是中医“四象”结构。通篇一览而下,通过小编的解读,大家是不是对中成药的配伍、组方又多了一层了解?若是还存疑惑,大家也可以留言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中间是不是还隐藏着一些中医药“百晓生”~~~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