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31559.html
中药煎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疗效,现对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做相关介绍。
一、煎药方法
1、煎药器具以砂锅、陶瓷器为好,不锈钢制品次之;忌用铁器、铜器、铝器等,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药用水量根据药物体积而定,一般以水浸过药面为度。
3、注意事项
煎药之前将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湿润,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药物均可同煎,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再煎15-30分钟。煎药时防止药汁外溢及糊锅,煎药时不要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易挥发成分的丢失。第1次煎出的药液倒出,添适量冷水再以同样方法煎第2次,把2次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每日分2-3次温服。
味厚的滋补药品,如熟地、首乌等,煎煮时间宜稍长,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煎出;清热、解表、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稍短,以免有效成分损失或药性改变。有些药物煎法特殊介绍如下:
先煎:贝壳类及矿石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宜打碎先煎30分钟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例如:石膏、龙骨、牡蛎、磁石、龟板、鳖甲、水牛角等。某些有毒及药性峻烈的药物因毒性成分不耐热,易被加热后破坏,需先煎30分钟及以上,达到降低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生半夏、商陆、天南星、白附子等。某些药物因占用空间大,不易与其它药物同煎,需要先煎取汁,用其汁代水煎其它药。如芦根、白茅根、竹茹、夏枯草等。另外一些传统并不要求先煎的药物,现代研究也有先煎的必要。如石斛的有效成分石斛碱、石斛多糖多在其髓部,久煎可以增加其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来源于植物的根和根茎的紫菀,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菀酮,煎煮时间越长,汤液中紫菀酮越多,止咳作用越强;还有解表药中的麻黄,仲景有“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之说,即先煎麻黄,去掉挥发油,再与他药合煎。解表药一般沸后煎5-10分钟即可,而麻黄应先煎20分钟再与他药合煎,此时麻黄碱含量最高,止咳平喘效果最好。
后下:是指在其他药物煎煮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煮沸5-10分钟即可。常见以下两种情况:?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久煎易使有效成分损失,如薄荷,砂仁,豆蔻,木香等。?不属芳香药,但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番泻叶,徐长卿,大黄等。
包煎:为防止药物煎后药液浑浊糊锅或减少对消化道及咽喉的不良刺激,用薄棉布将药包好后放入同煎。如赤石脂、滑石、旋复花等。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药物,为保存其有效成分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隔水炖3小时);羚羊角、犀角切成薄片另炖2小时取汁服,或水磨汁或磨成细末调服。
烊化: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应先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去渣之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影响药效。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
冲服:散剂、丹剂、小丸、自然药汁、芳香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如牛黄、麝香、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等。
二、服药方法
服药次数:汤剂,一般1日1剂,煎两次取汁,分2-3次服用。病情重或老年、儿童酌情增减。
服药时间:饭前1小时服最佳,对胃肠有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应定时服。
服药方式:服药温度以温服为宜,但热证者可冷服,寒证者可热服,发汗药宜趁热顿服,服后加盖衣被,以利发汗;服药易吐者,可先服姜汁,再服药。不能口服者,可鼻饲或灌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