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毒为攻,是哪五毒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m.39.net/pf/a_4619554.html

周圈圈

让生命动起来

全蝎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的全体。

辛,平。有毒。入肝经。

息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

1.用于惊痫抽搐,破伤风等病症。

全蝎息风力强,有较强的镇痉作用,所以病症以实症为主,常配蜈蚣、僵蚕等同用;如高热动风,可再配清热解毒的羚羊角、大青叶、黄连等药同用。如破伤风,可配和麝香、朱砂等药同用;如口眼喎斜,又可配白附子、僵蚕等同用。

2.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全蝎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对头痛、风湿痛等症,单味吞服,亦能奏效。

3.用于疮疡肿痛。

全蝎至疮疡肿毒,有解毒散结之功。多用以外敷,常配合栀子、黄蜡等,制膏应用。

全蝎、淡全蝎、全虫(沸水泡死后,晒干用)、蝎尾(过去认为蝎之尾部药力较强,现上海药店仅出售连尾的尸体,不单独供应尾部)

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以研末吞服功效较佳,故现在一般不入煎剂。但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必须注意。

全蝎能平息肝风而解痉挛,祛风通络以止痛,又能散结解毒以疗疮肿。它的镇痉、止痛、解毒三种功效当中,以镇痉、止痛为最佳。配蜈蚣、僵蚕,可加强息风只解痉之功;配壁虎、白芷,能增强祛风止痛之效。

撮风散《证治准绳》:全蝎、蜈蚣、钩藤、僵蚕、朱砂、麝香。治惊痫,破伤风,抽搐瘛瘲。

蜈蚣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虫体。

辛,温。有毒。入肝经。

祛风、解痉、解毒。

1.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

蜈蚣能通经络而息肝风,肝风除而痉厥自止,故有祛风解痉之效。对于急慢惊风及破伤风呈现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者,常与全蝎、钩藤、僵蚕等药配合应用。

2.外用治疮疡肿毒、瘰历溃烂等症。

蜈蚣有解毒功效,以本品和盐进油,取油擦小儿秃疮;以茶叶末同敷,可治瘰历溃烂。

此外,本品又能止痛、解蛇毒,可用于风湿痛及毒蛇咬伤。

蜈蚣(晒干或烘干用)

三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蜈蚣星风散《医宗金鉴》:蜈蚣、天南星、防风、江螵。治破伤风。

去头足炙用。赤足者良。

辛,温,有毒。入足厥阴经。治脐风撮口,惊痫瘰;疗蛇症甲肉,症癖毒蛊。最坠胎孕,出南方,今西南处处有之。

趾甲肉突,焙末敷之,以南星末醋合敷四围。(验方第一。)

手上蛇头,烧烟熏之。或为末蛇症吐食常饥,食物即吐,焙末酒下一枚。

壁虎

本品为脊椎动物壁虎科蹼趾壁虎或同属他种壁虎的干燥全体。

咸,寒。有小毒。

祛风,定惊,止痛,散结。

1.用于惊风,癫痫,破伤风,以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症。

本品有祛风、定惊等功效,用于惊风、癫痫出现手足抽搐等症状,常与全蝎等配合应用;治风湿关节疼痛,常与蜈蚣、白芷等配合应用。

2.用于瘰历结核,以及癌肿。

壁虎具有散结、止痛等作用,治瘰历结核,常与昆布、海藻、牡蛎、元参等配合应用;用于癌肿,可与蟾皮、蜂房等药配合应用。

壁虎、天龙、守宫(晒干或烘干用)

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或研粉吞服,每次三分至五分。

守宫膏《奇效方》:守宫、珍珠、麝香、龙脑香。治久年惊痫。

祛风湿药白花蛇(附:乌梢蛇)

?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干燥尸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痛。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祛风通络,透骨搜风作用,故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治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全蝎、当归、羌活、白芷等配伍应用,或浸酒服。

2.用于破伤风,惊风抽搐。

本品又能定惊止痉,可治破伤风,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配伍乌梢蛇、蜈蚣等药同用。

此外,白花蛇又可用于痲疯,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白花蛇?肉蛇(为五步蛇,去内脏,烘干用)、金钱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幼体,烘干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1--2g。

乌梢蛇:即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每次2--3g。

1.白花蛇甘咸而温,专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痹痛,定惊止痉宁抽搐,且外达皮肤,又为痛风疥癣之要药,迨为祛风攻毒之功耳。

2.金钱白花蛇功同白花蛇而力更胜之,乌梢蛇之性能亦同于白花蛇,而效则弱之。

《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窝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搔痒,脚弱不能久立。」

《本草经疏》:「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

蟾蜍

泥固用。有癞者。

辛,凉,微毒,足阳明药也。疗诸般痈疽发背恶疮,治一切五疳八痢肿毒。杀疳虫而平鼠小儿疳积,腹大黄瘦,取大者一枚,去首、足、肠,清油涂之,用阴阳瓦焙熟,末食之。

连服五六枚。(验方第一。)

小儿疳泻,腹大黄瘦。取一枚烧末饮服。(第二。)

发背肿毒未成者,用活蟾蜍一枚,系于疮上,半日必昏愦,置水中救其性命;再易一枚,其蟾蜍如旧,则毒散矣。又势重者,破开可连肚合疮上。(第三。)

一切疳积,烧末醋敷。(第四。)

金蟾散大蟾(一枚)

拣砂塞满腹,用黄泥固济,烧红去泥,为末酒下,分数服。治单腹胀。(诸方第一。)

蟾酥

辛,温,大毒。疗一切恶肿,发背疔疮,小儿劳瘦,疳疾脑疽。

蟾酥丸蟾酥(三钱)轻粉铜绿胆矾枯矾寒水石乳香没药雄黄(各一钱)麝香(七分)朱砂(三钱)蜗牛(二十一个)

先将蜗牛研烂,入各药末,丸绿豆大。每三丸,葱白嚼烂裹药,黄酒送下,出汗。治一切疔

别名癞蛤蟆、蟾蜍皮

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除去内脏或不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炮制捕捉后,将体上的蟾酥取出,晒干或烘干或剖腹除去内脏,并连同下颚及腹部一并去掉。将体腔撑开,晒干,再放烘箱上烤,随时翻动,以免烧着。最好放密闭室内用硫磺熏,如不烘熏,则易发臭。

性味甘、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用于慢性气管炎,痈疖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2~3钱;研粉用量0.3~1钱。

注意孕妇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cj/6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