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咋办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09145.html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

某友讲述的经历:在我博士学习期间的最后几个月,不但每天和毕业论文较劲,还要参与筹备一个科研课题的中期考核,这时又入围了一个全国性的大赛。在准备决赛的前一天晚上,牙突然疼了起来,当时感觉头要炸了,一刻也忍受不了……医院,被诊断为急性牙髓炎。于是迅速进行了开髓手术,刹那间疼痛缓解了许多。

我以为苦难就此结束,可远远不止于此……由于是急性发作,不能直接填充封髓,需等几天再处置……于是,第二天我捂着腮帮子,坐着飞机,从广州赶往武汉会场。落地后的第一顿饭就给了我极深的印象,湖北的“怕不辣”在我就餐的饭店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翻开菜谱,就看见红彤彤一片,都是和火红的辣椒匹配的。“千辛万苦”点了纯绿色的炒空心菜,发现切成小段的空心菜是和绿色的小辣椒圈一块炒的,混在一起,难解难分……靠着止痛药回到广州,医院进行治疗。在牙根管填充时,大夫反复问我家住那里,年龄几何,突然一阵剧痛,我从治疗床上翻滚下来……医生迅速抓住我,捏住下颌,飞快地在腮边、牙龈等处打了三针麻药……在麻药的作用下,我“安静”地接受了手术。

回到家,麻药药劲儿已过,强力镇痛药片对我毫无作用……我连哭的力气都没有。正在这时,我的老师打来电话,听我用含混不清的语言描述了悲惨遭遇后,他就说了一句:“吃牛黄清胃”。

于是我再一次见识了中医药的神奇……一丸药过后,疼痛缓解了,也能睡着了。一盒药过后,牙已然不痛了。

这里就不妨说说牛黄清胃丸,这个中成药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的作用,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等。在现代医学中,牙龈炎、牙根炎等很多疾病,都可以选用牛黄清胃进行治疗。

治胃的药怎么能治牙疼?

恐怕有人会问,从药名来看,明明是一个治疗胃的药,怎么就会对牙痛有效?这就要说到胃与牙齿的关系。

很多读者还记得有这样一个广告:“牙好,嘿,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这个广告体现了牙与饮食、胃口的关系,牙齿的咀嚼功能能够帮助胃消化食物,一旦牙痛,自然无心饮食。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云:“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说明了胃与牙齿相连且关系密切。正是因为这种联系,当胃火亢盛,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时就会产生牙痛。再反观当年我的牙痛经历,基本上就是在内火旺盛的情况下,过食辛辣,积火与新热互结上冲,引动胃火,产生了牙痛。

其实,看似坚硬的牙齿,是个娇弱的宝宝,很容易受伤。“人身之火,惟胃最烈”,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其中多热,所以中医经常讲“胃为燥土,得凉则安”。现在人们饱食终日,油腻、辛辣的食物吃得较多,胃火自然更盛,牙齿在胃火的熏蒸之下,则更容易受损。那是不是吃冷凉的食物,比如冰激凌、冰水之类就会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医认为:能“和胃”的食物,对牙齿有好处;伤害脾胃的食物,会损伤牙齿。比如说,过量的甜食会导致脾胃湿热,脾胃的湿热会导致口腔的湿热。吃了热东西后紧接着就吃凉东西,或者吃了凉东西后猛然就吃热东西,冷热变化太剧烈,牙齿本身会受不了,脾胃更受不了,一旦脾胃受损,最终还是会影响到牙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胃火比较旺盛,容易导致胃火上蒸,容易出现牙龈红肿热痛、出血、牙齿松动、口臭、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状,可以适当选用白菊花、新鲜的芦根、白茅根、荸荠、桑叶、竹叶、薄荷、金银花等泡水代茶饮。

中医辨证,系统治牙痛

中医辨治牙痛效果很好,中医认为齿乃骨之余,龈为胃之络。牙疼的病因病机为阳明积热上壅,阴虚火热上炎、湿聚热腐,或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及先天禀赋薄弱和外伤直接伤及牙龈牙齿,或长期恣食辛辣厚味而发。以下中医疗法可以治疗牙痛:

  1、药敷疗法

  补骨脂30g,青盐10g,同炒,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即可。或龙眼肉适量,蘸食盐外搽疼痛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

  2、含漱疗法

  五倍子10g,加水ml,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约ml,俟药汁温度适口时喝一大口噙漱,不要咽下,稍待片该吐出,连续3次,须臾牙痛可止。为防复发,可连漱数次。或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3日后即可痊愈。

  3、按摩疗法

  取肩井穴(此穴位于肩上陷中,患者可用患处对侧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指腹按压处即是),左右各一穴,找准穴位,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按压30秒,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疼痛可明显减轻,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消失。

  4、夹药疗法

  细辛适量,夹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一般3~5分钟即可止痛。或花椒9g,樟脑、荜拨各6g,加水ml,水煎取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用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

  5、纳鼻疗法

  细辛、防风、白芷、荜拨各5g,高良姜、黄连各4g,冰片3g,雄黄2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入鼻内,左侧牙痛塞左侧,右侧牙痛塞右侧。并深呼吸2分钟,一般应用1~3次即可止痛。

  6、塞耳疗法

  用棉球蘸高浓度白酒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在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两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自可止。

  7、填药疗法

  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五倍子10份、冰片1份研粉备用)药粉少许放于龋洞内,一般用药3~5分钟后即可收到止痛效果,痛止后将棉球取出。或补骨脂30g,制乳香6g,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布包后塞牙洞,每日3~5次,连续用药1周即可。

8、中药内调根治法

  A.胃火型

临床特点:牙痛临床特点是牙龈红肿而痛,口唇红、喜冷食,舌质红紫苔黄或白厚,脉数。

治疗:方用白虎汤化裁。方药组成:石膏30克、知母20克、甘草5克、粳米10克。若大便燥加当归15克、川芎10克、连翘10克,如便燥如羊屎则加大黄、黄连、黄芩各15克,若眉棱骨痛者加白芷、柴胡、薄荷各12克。妇、幼及老年体弱者则减量或慎用。

B.寒热错杂型

临床特点:此型牙痛临床特点为齿龈疼痛,得寒得热而牙痛程度无增重或减轻。

治疗:处方以小续命汤化裁。方药组成:桂枝10克、白附子(久煎)10克、川芎10克、麻黄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杏仁(去皮尖)10克、防风10克、黄芩(酒炒)10克、防己10克、甘草10克。如口渴多饮、小便黄、舌红苔白或厚或微黄、脉数,则去人参用沙参,方中黄芩、白芍用量增至40克;若口不渴、苔白薄、小便清长,则小续命汤中桂枝、白附子、麻黄用量各增至13克,而黄芩、人参用量减至6克。

C.风邪型

临床特点:本型牙痛临床的特征是不畏冷热而齿龈痒痛,甚或难忍,舌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数。

治疗:方用归芎散化裁。方药组成:全当归35克、川芎15克、白僵蚕30克、蝉蜕30克、防风10克、薄荷(后下)10克、连翘10克;面白、唇白、舌淡红、脉沉者去川芎、连翘、薄荷,加黄芪50克;伴心悸怔忡则加阿胶30克。

D.龋齿型

临床特点:龋齿型牙痛的特点是初期无症状,仅表现牙齿组织变白,继则逐渐变成黄褐色。后病变部位的牙齿组织变软脱失,坏成龋洞,常因食物进入龋洞受到刺激而疼痛。

治疗:方用小续命汤化裁。偏寒者加细辛6克、偏热重者加石膏20克医

学教育网整理。并用2%硼酸漱口,早、中、晚各1次。

E.肾虚型

临床特点:该型牙痛的临床表现特点是自觉牙齿松动或觉增长而痛,或麻木不仁,小便清长或微黄,脉细或细数。

治疗:方用知柏地黄汤化裁或七宝美髯丹化裁。方药组成:知母20克、黄柏(盐水炒)20克、山茱萸20克、山药20克、丹皮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熟地黄50克、补骨脂10克、制首乌30克、怀夕10克;腰膝酸软加菟丝子30克、杜仲(盐水炒)20克,口渴咽干加枸杞子30克。

牙痛的预防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口腔的卫生,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习惯;不要抽烟喝酒,尽量不去吃辛辣的食物,最好能吃些清淡,或营养的东西,积极治疗引起的牙痛的各种原因。牙疼不是病!言外之意是:治疗牙疼,不能仅仅盯着牙!和为贵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cj/6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