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续命之要药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小引

《养法十二条》贾似道

养到天寒霜降时,附子煎汤冷浴伊。常把盆中围得密,此时方用水窝儿。

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气温低的地区开始降霜,也是秋季中最后一个节气,开始向冬季过渡,天气愈发寒冷,古代诗人也用诗句描写了附子的药用功效。

药名?药性?功效

附子,出自《神农本草经》,又称附片、盐附子、黑顺片。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

临床应用

1.亡阳虚脱,肢冷脉微。2.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3.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5g;先煎,久煎,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

临床配伍

1.多与干姜相须配伍,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如四逆汤;2.与人参相使配伍,回阳固脱治,疗阳气暴脱证,如参附汤;3.与肉桂相须配伍,补火助阳,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如桂附八味丸;4.与人参、干姜相使配伍,益气温脾,治疗脾胃虚寒证,如附子理中丸;5.与白术相使配伍,助阳化气,治疗肢体水肿,如真武汤;6.与桂枝相使配伍,温经止痛,治疗风寒湿痹,如甘草附子汤。

关联方剂

再造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苏合香丸、黄土汤、牵正散、玉真散、真武汤、实脾散、木香槟榔丸、乌梅丸。

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印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附子的故事

四川江油乾元山植被茂盛,环境清幽,瀑布成群,是道家福地,修仙圣域,山上有很多道观,相传太乙真人、哪吒都就是在此修炼成仙的。

由于山很高,冬天特别寒冷,到了冬天不少人被冻病或冻死。附近道观有一个老道士经常外出化缘,了解周围民间的疾苦,他道行很高,也深谙医理,经常上山采草药炼制丹药,免费给穷人治病或调理身体。可丹药的疗效有限,生病的人很多,他炼制的药往往不够用。老道士总觉得自己的丹药中缺了某种材料,所以经常冒险去悬崖峭壁边采摘一些珍稀的草药,可效果依然不太好。

有一天,他去柴房中抱柴准备生火做饭,看到一种很常见的柴草,它根茎很多,中间两三个块根连生在一起,像纺锤形或鸡蛋,还有很多子根与须根附在外面。他灵机一动,把根去皮、熬制、焙烤烘干成一种乌黑发亮的薄片。以后老道士在炼制丹药的时候,试着加入了这种乌药,没想到,这样炼制的丹药的效果竟然非常好,老百姓吃了这种丹药后平时能增强体力,冬天能够防寒。可是这种药有毒,用量不好控制,只能由老道士自己一个人调制,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让人全身发麻,甚至昏迷。老道士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担心自己去世后,没有人能炼制好丹药。

后来,他收养了一个孤儿作徒弟,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了这个小道士,师徒俩的感情非常好。小道士很孝顺也非常聪明,他知道师父担心的问题,就不停地变化制药的方法,并且自己亲身试药,终于发现乌药的子根毒性比主根小,用量很容易掌握,炼制丹药的效果更好。师徒二人把这种新药的识别方法和炼制方法无偿传授给周围的人们,帮助了无数的穷人。因为古代医术总是父子相传,人们误以为这对师徒是父子关系,就把这种新药称为“父子药”,由于这药的子根附在主根之外,后来谐音传成了“附子”。

编辑

王晓龙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fuzia.com/bzcj/6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