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m/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接上一篇:十年手记。
05
年12月,三年的村干部任期已满,又到了筹备下一届村干部的选举工作。经过小组推荐,村为扩大推荐,村民投票选举,我早从当选为中寨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期三年,从年1月至年12月。我的主要搭档是支部书记龙福、副主任吴正宽。
年,国家对惠及农业农村惠民工程逐渐多了起来,有农村合作医疗的收缴、全村七个自然寨的人畜饮水工程、农村林权制度改革,这几项工作都要在年底完成。
农村合作医疗是个新鲜事物,虽然刚开始交钱只收每人十元钱,但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愿意交,村里面不仅多次召开会议宣传,而且多次上门去宣传动员交合医款,告诉群众,生病住院能得报销。但有些人就是不交,有的人讲:“我都几十年不生病,交那钱好别人去。”甚至还有人说:“你们村里面那么积极,是没是得分成呀?”哎,真的没办法。
记得归通八组一位姓姚的村民,年1月收合医款时,上门到他家去收,他就是不交。不交我们也没得办法,因为叫合医款政策是个人自愿,不是强迫。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这个人到了十月份得了严重的鼻窦炎,这时他才来问还能不能交合医款。我说:“早已经砍账了,交不成了,要交也要等到十二月底才能收缴年的合医款。”
他着急了,医院治疗,那得自己全额支付医疗费,没得医疗报销,没办法,他只有先在家吃点中药,等到十二月底收合医款了,医院做手术。后来,他也积极地交款了。
他这一典型情况迅速在村里传开,很多不愿意交合医款的人都积极地交了。
自来水工程是群众期盼很久的。没有自来水之前,各寨的群众吃水很困难,都是往小溪和田头挑水吃,遇到阴雨天,就只能吃到浑浊的水,特别是到干旱季节,吃水更难。
但这自来水不是国家全部包干,群众还需要投工投劳从取水点到寨上挖沟埋水管、建水池蓄水。上寨从取水点到寨上有4千米,有些群众不愿意做。如果不做,那这项惠民工程就让别的村寨拿去了。平永镇有十六个村,真爱你只有六个村得到这个项目。如果被别的村拿去,中寨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村里面马上召开村组干会议,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实搞好,决不能把这项饮水工程让其他村“抢”了去。
村委领导到各个自然寨召开群众大会,说服动员群众。这样,绝大多数群众想通了,各寨上的群众投工投劳三十多天,在年10月底,七个自然寨全部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结束了用肩挑水吃的局面。
林权改革工作也要同时进行。林权改革就是在年分山到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户与户之间的山林界线上做具体划分,双方对界线没有争议并共同签字确认后,林业部门构图勘界清晰,统一发放林权证书,让群众更安心地在自家的山林内自主栽种各种经济树种,发家致富。在年分山到户时,山界只是口头之诺,没有实地划分,以至于造成很多山林界线的纠纷。所以林权工作也是一项工作量大,又复杂的工作。
每天,村委和组干都要陪同林改工作队人员到各组山上实地指界线,栽站岩,还要随时调解一些群众的山林界线纠纷,常常是清早出门,天黑才归家。
中寨村山林面积较宽,工作难度大,这样经历了三个多月(年5月至8月27日),山林确界工作才基本完成。接下来就等着林业部门发证了。
因为家庭困难,妻子每年都要外出务工补贴家用,其实,一个女人在外务工是挺辛苦的,但没办法。我家有3亩稻田,自从我做了村干,大部分时间都忙于村里事务,农忙时,犁田、栽秧、打谷子主要靠老婆父亲、老母亲和寨子上的人帮忙。父亲和母亲都已近70岁了。大的孩子已经开始读初中,小的女儿读小学。
这一年冬季是二月初,一年罕见的冰冻雪灾在贵州大地持续了一个多月,导致断电、断路,还几乎断水,春节期间只能点蜡烛过年,直到年农历正月十几,雪凝才融化完,灾害也才相应结束。
年引来了新的一年,这一年又将是紧张忙碌的。因为中寨村还有三个自然寨未通公路(塘沽脑、苗寨、扣井坳),特别是塘沽脑和苗寨(村委会所在地),修通这两个寨才能从上寨经龙塘村通往平永镇政府所在地。
龙塘村已于年10月修通公路,计划在这一年修通上寨和龙塘村的公路,打通中间塘沽脑和苗寨。路程不长,只有3.4公里,但路线经过地段都是农田,其中还有外村龙塘的田,更难的是要拆龙塘村的一栋房子。国家只出钱修路,至于农田、林木和拆房等补偿由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完成,工作难度非常大。
龙塘村的群众非常难做工作,在准备要拆龙塘杨姓这家房子时,他非常不愿意,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条件,镇、村多次到他家去讲都不同意,最后在满足他各方面条件下,才勉强同意。他的要求是:从选地基到拆房、建房,所花的费用和劳力都由中寨村负责,他只要得房子住,而且房子要建在公路边。为了通路,我村也要答应。
拆建好后,公路正式动工修建。
06
这一年的5月17日夜晚8点到11点下起了一场暴雨,洪水暴涨。第二天早上6点钟,接到九组外头岭组长龙章能的电话,说:“你在家吗?快来我组上看看。”
“发生什么事了?”我问。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致使我们寨上有好几家的房屋地基塌陷,屋后的泥土塌进了堂屋中间。”
“有没有人员伤亡?”
“没有,因撤离快,没造成安全事故。”
“好,我马上来。”
我马上通知村支书和村副主任。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另外两个寨子——苗寨和大坪子——与外头岭距离2~3公里路程,只有我居住的上寨与外头岭近一点,约1.5公里。
我拿上雨伞就沿着路走去,因为大雨冲坏了公路,无法开摩托车去。走了半个小时我才赶到外头岭。
九组共有20户村民,居住的地方是半山腰,住户之间很分散,这里几家,那里几家,有住在山沟里的,有住在山岭上的。我到了那里后,组长龙章能带我一户一户地查看灾情。20户中共有11户不同程度受损,其中较严重的有7户,都是地基下陷,屋背后泥沙被冲进了堂屋。
此时,支书和副主任赶到,我们召集外头岭的群众商议如何解决问题。会议上研究,一是马上向平永镇政府汇报受灾情况,二是受灾较严重的好几家农户人员到安全的农户家暂时居住,不能再到原住的灾房居住。
政府接受灾情汇报后,第二天马上派工作人员到外头岭查看,并召集群众会议。会上,我说:“从查看的情况来看,这个宅子居住的地方已成为地质灾害区,需要整体搬迁,如不搬迁,今后随时都会有生命财产的威胁,看看大家想法如何?同时望政府想想办法给予大力支持。”
我补充说:“而且要在今冬明春之前全部搬迁完,否则到开春雨季来临,将十分危险,”
这次会议上大家同意搬迁。当时没有异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外头岭地方小,高坡陡,按下这几十户人家需要开挖出至少平米的地基。经过再次召开该组的群众会议讨论,选址为距离外头岭不远的一个小山丘,请挖机进行开挖。估算了一下,开挖这么多平米的地基需要近五十万元才能整好。
村委把群众的困难和开会得出的意见向政府汇报,想办法支持。政府领导亲自到外头岭查看,同意选址地,想办法支持解决建地基的资金。用年的危房改造资金先把地基修建。?
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自愿参与下,6月15日挖机进场破土动工。
7月23日,从龙塘村修到中寨村苗寨的公路已通,因补偿田、土、林木太多,塘沽脑、苗寨四个组群众集资的十二万元不够开支,他们四个组长只好再向信用社贷款十二万元。
虽说是修到了苗寨,但从苗寨到上寨中合小学还有一段距离——米没修通,光过田、土就有5亩、30石,还需要6万元才够补偿给受损农户。
上面6、7、8、9组上寨、桂东、外头岭的群众在年全额集资修从乐里兴隆到上寨学校的路,不愿再出钱补偿下面遮肚哪路。而下面塘沽脑和苗寨的群众路通到了他们寨上,也不愿出钱修这段路。如修不通这段路,上下都是断头路。
这可咋办?多次召开村委会讨论也无法,政府也没钱解决。
我记得有一次中寨村上寨石昌宽跟我说过,“如果在做修公路或者是什么重大的公益事业上遇到困难,请你跟我讲。”
他是中寨村第一个走出去在县、州办企业的人,原是退伍军人,退伍后在黔东南州人民银行上班,后到雷山县人民银行任副行长,因自己的理想原因,辞职下海经商,在榕江县创办了侗乡蜜酒厂、侗乡蜜酒店和榕江县丰源蔬菜公司。
我立马打电话给石昌宽,把修公路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他讲。他非常支持,他也在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他说:“放心,资金我来想办法。”
第二天,他叫我去榕江县城。我到了榕江后,与他见面,再次把修路遇到的困难向他详细讲。他听后打电话叫他公司的财务主管石庆先我们一起吃饭,饭后,他对石庆先说:“你从公司账户里拿出6万元给村支书去解决补偿一事,不能让路修不通,先把路修通再说。”
“非常感谢你。”我说,“我代表全村人民群众感谢你。”
随后,我把钱取出来付费了这些受损农户,这段路才得以顺利修通。此时,全村公路上下连通,极大方面了人民群众。最后只有一个自然寨扣井坳没通公路了。
8月20日,外头岭九组新修建的地基已基本结束,共开挖出了多平米的地基,东西长米,南北宽45米。让30多户的搬迁居住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就是规划和如何分地基了。
经统计,外头岭分户人家和归通划分进来的4户共计30户参与分地基。先划出两条长米、宽8米的主道,再划出3条南北长45米、宽5米的横道,然后按东西长米的主道依次划分地基,屋基长10米、宽8米,排好号后,以抽号的形式进行分地基。这样,建房地基就落实了。
因为是地质灾害区,政府要求在年12月底一定要搬迁完成,否则第二年开春后雨季来时很危险。外头岭的群众这一年是非常辛苦的。有的把原来的房子拆下来再装上去,有的是新建房。当时又到了秋收季节,30户群众统一安排,先把粮食收了,再拆房、建房,有时一天要拆两三户人家,一天要建一两户人家。
在紧张忙碌中,来到11月底,30户人家的房子建成,之后再慢慢装修。从此外头岭群众奥别了安全隐患,居住在安全宽敞、拥有街道的地方。
07
年,新的一年又来了。这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的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户与户之间的道路硬化,农村低保金的评议等等惠及民生的工程要在农村实施。
中寨村农户居住的房屋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年代建造的木质房,经过统计和实地入户调查,多户房屋中有户符合危房改造。根据国家财力和政策,不能再今年一次性实施,只能逐年分批改造,所以当年实施改造了15户,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等级,国家补助的资金也不同。
一级补助改造资金2万元,二级1万元,三级6千元。一级必须新建,二三级维修,根据屋基和房屋受损情况而定。经村委会议讨论确定名单后再公示,群众无异议,农户实施,竣工后由政府和村委会验收合格,政府以一折通的形式把补助钱打到农户的存折上,农户自行支配。
农村实施串户路的水泥硬化,是改善农村环境条件的一件大好事。中寨村各自然寨不仅分散,而且寨子里居住的房屋有的也相隔较远,有相隔几米、几十米到百米的住户,一到下雨天,想要去串户,很难去,泥巴路,又湿又滑。
所以这个串户路工程必须做,但国家只能负责物资——把水泥、石、砂等材料运到寨边,群众投工投劳施工。路的要求是宽1米、厚10公分.中寨村7个自然寨6个实施,根据各寨的实施情况组织群众做。从十月份开始到十二月底基本完成,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农低保评定从年开始实施,每年三月初开始到五月底评议结束,差不多三个月。它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事。由群众写申请先交到村里和政府,然后政府派工作人员和村委到申请户家里去调查该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再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会议,会议上初步确定名单,进行一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又召开村委会议确定名单,进行二榜公示7天。
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又审核该户的经济收入是否低于当地上一年的人均水平,如果高于当地经济收入人均水平的,马上取消该户的农村低保资格。这样反复几次的入户核查和会议评议,三榜公示后,确定农村低保人员名单。
接下来就是材料的填写工作。填写好一户材料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还要熟悉的人才能完成。这年,中寨村共评议出符合享受农低保72户,人。工作量很大的,村委会全部人员一同做,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做完,期间还有其他事务要处理。
三年一任的村委工作基本结束,又到了筹备选举下一届的村委会工作。根据法定程序选举,我再次当选为下一届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支书和副主任也连任,任期从年1月到年12月底。
这一年,孩子已进入高中读书,各种学习费用又增加许多,那时村干部工资每月只得元,为了补贴家用,妻子还要外出务工。做了村干根本没时间去找钱,因为村里的事务越来越多,当时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只好向信用社贷款一万元来作生活之用。在我们农村每年办大小酒席就有几十场,每场赶礼不下一百元,有时几百元,每年光酒席送礼就不下6、7千元。礼尚往来,人情关系,很是无奈。
08
中寨村新修的公路等级很差,路况不好,每年维护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有基础要经过河道,冬季水小还好,撤资还可以通过,一到雨季,3月~8月这段时间水一涨,车辆就无法通行,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困难,有时要等三五天,水退后车辆才能通行。
村委多次向政府和县交通局申报,要求架桥,但得到的答复是农村公路同时架几座桥,一时间难以解决。
大的桥做不成,我们也要想办法做简易的桥——踏水桥,先解决三五年之用。踏水桥就是在过河地段水特别小的时候先排好几道水泥涵管,用木板箱建筑桥墩,往里面灌水泥,待结构硬化后,拆除板子,架上杉木,铺上模板,就成了踏水桥。水涨时,木板和杉木都被冲走了,水退后,再找新的杉木和木板组合在一起。
为这事召开村委会议商讨如何做,会议确定先做苗寨和上寨两架桥,归通的下一年后再想办法做。群众可以在建桥上投工投劳,砂子可以从河道中取用,但水泥从哪得来呢?群众又不愿集资了,两座桥需要约40吨水泥。
没办法,中寨村委会只好向县交通局申报,局领导同意给予40吨水泥和30节直径80公分、每节一米长的涵管支持建简易桥。从县城运送这些物资到中寨村需要元,水泥和涵管共装了7车,运费需要元,但村委又没多少办公经费,每年政府给村里面的办公经费只有一万元,而且到年底才划拨。所以这些运费村里面几个人只有先垫付,年终后得到办公经费再来付给村委这几个人。
做公益事业确实很难,但又没办法,难也要做。
这样把水泥运到后,组织上寨和苗寨的群众投工投劳用了进一个月时间才把苗寨和上寨的两座踏水桥建成。
09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年,新的一年工作又开始了。
全村7个自然寨共10个小组,除了十足扣井坳外,其他组都修通了公路,因该组户数少——18户,而且距离已修通公路的大坪子有7公里。在跟县交通局讲修扣井坳公路时,他们说,因户数少,而且又远,目前没有资金和政策修这条路,可能要往后推了。所以当时就没有修路。
这一等,就等到了年才把扣井坳的通组路修通,结束了中寨村最后一个没通公路的组。
没修公路了,村里面的主要工作就赚到了民生服务上,一个是农村合作医疗收费,二是农村养老保险收费,三是农村房屋保险,四是农村危房改造。
这几样工作最难做的还是一、二项,虽然也收了几年,但有的群众就是不交。也不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是有的群众思想总认为他自己没病。
中寨村有一个叫姚银春的人,在年正月份,我们村委去他家收合医款时,他只交两个儿子和妻子的钱,他本人就是不交。我们说:“你已交了你家三个人的了,把你的一起交吧。”
“我的不交。”他说。
我说:“人吃五谷杂粮的,哪时生病都不晓得,还是交吧。”
但他就是不交。后来不久,他的了鼻炎,想去住院治疗,可又没交合医款,如果去住院治疗,那得全额支付医疗费。就这样,他只好等到收年的合医款时才医院动手术,才把病治好。从那时起,他每年都主动来交钱。
农村养老保险这个费用更难收。国家是从年开始收费的,年满16周岁未在校生和到59周岁的这些人,男女一样,收费标准从元到元,十二个档次,连续交十五年,但绝大部分都只愿交元的档次,而愿意交的都是45周岁以上的人,其实这个缴费都是为大家今后有点生活保障的,是很好的。
可是有的人就是不交,政府工作人员和村里面上门三番五次宣传政策和开展动员工作,都很难。
有的人说:“我还年轻,才二十岁,交十五年,才三四十岁,还要等上一二十年,哪晓得那时的政策又如何?”有的人说:“到六十岁零钱时,一个月才几十块钱,那顶什么事?不交。”
反正有这样那样的讲法,村里面去催很多次,有个别人还说:“你们那么积极,是没是有分成哟?”
直到现在都还是很难收的。
农房保险较容易一些。因中寨村山区的民房大多数都是木质房,且居住较集中连片,如果一旦发生火灾,救援不及时,那将是损毁一片,致使群众的损失很大。国家补贴一部分,群众按所居住的房子,每栋房子交30元钱给保险公司,如果房子因火灾导致全部受损,保险公司赔付3万元,另外国家又补助元,共计3元。这是很好的,交钱的人也较为积极,但也有少部分人不交,这是自愿的。
不幸的灾难在年冬季从天而降到了中寨村扣井坳的群众身上,起火原因不详。这次火灾共烧毁了8户人家,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也幸好他们都交了农房保险,都得到了赔款。之后他们在自力更生和政府的帮助下,重建家园,现在房子修建得都很好。
这一年,就这样在机制哪行繁忙中悄悄过去了。
年,村里工作依然是收缴各种费用,再就是日常的材料报送和处理各类民事纠纷等。这一年孩子上大学了,妻子还是外出务工,家中的好几亩田地还是二位老人在种。
这一年为了找点钱,我挤了点时间搞了一点中药材灵芝种植,一个人在做,我做了袋的灵芝菌筒。
从山上看法直径10~30公分的杂木——枫树,把砍好的树段放进袋中,两头扎紧,然后放进灭菌灶蒸煮消毒灭菌。灭菌灶用砖、水泥、细砂制作,砌成一个灶台,台上方一口直径公分大的铁锅,然后再用砖锅砌围,砌高两米,宽视锅口大小而定,砌好后密封,而后开一个小门,以便把菌袋放进去和取出来,锅口上放上几根厚一点的木方子,然后把装好的菌袋放在木方子上,锅中放水,从里面向外放一根水管,以便加水,然后把门封好,还要凿一个小洞,能放温度计,以便观察里面的温度有多高。
最后,烧火升温,当里面温度达到度时,一直加火保持这样的温度12个小时,而后停火,让里面的温度自然降温,待降到25度时,就把菌袋搬出放到接种室去准备接种。接种室8~10个平方,也可以还宽些。把接种室密封好,用硫磺和高锰酸钾消毒。一个小时后,把菌种和蒸煮灭菌好的菌袋、接种用的工具一起放到接种室后,再进行二次消毒灭菌,待三十分钟后,人就可以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了。
接种时需要二人操作才方便,一人用汤匙先把菌种掏成粒状,一人解开灭菌好的菌袋口,然后把掏好的粒状菌种往袋筒口往下放。一般一瓶菌种要接3个菌袋筒,动作要快,接好后迅速把菌袋口扎紧,以免细菌感染,全部接完后,把接好的菌筒拿到培养室去培养菌丝,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高了或低了都不利于菌丝的培养。
在菌丝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查看菌筒有无感染杂菌,如有感染的要及时把感染杂菌的菌筒拿出室外,才不会影响其它的菌筒。如何识别有无感染杂菌呢?肉眼观察。正常生长的菌丝是白色的,而感染了杂菌的筒内有黑色、黄色或红色斑点。有了这些斑点,就说明感染了杂菌,应立即搬出。
这样在室内培养两个多月后,菌丝已基本布满菌筒,就准备整地埋袋了。先把地整成80公分宽,长视地的情况而定,在畦面上深挖20公分、宽20公分的沟,并开好排水沟,再搭建荫棚。荫棚高2.5米,遮蔽度60%左右。
在菌筒埋土之前,先炼菌。就是把室内已经发满菌丝的菌筒搬出室外堆放15天,让它与外面的自然温度接触,待菌筒里面的菌丝形成棕色时,再把菌筒放倒在已挖好的地沟中排放,之间相隔10厘米,最后盖上土。这样,到春季四五月份就开始出灵芝了。
因我做的这次灵芝栽培技术不到位,损坏了很多,多袋,最后拿到地里去埋的只有袋,不算很成功。
10
一晃三年又准备过去了,又到村级换届选举之事。这一年来,村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实行并村,就是把相邻的两个或三个村合并为一个中心村。中寨村与龙塘村相邻,合并为龙塘中心村,合并后我当选为中心村委党支部书记,中心村主任是龙塘村的汤学高,村副主任是中寨村的吴正宽,任期从年1月到年12月。
从年起,国家开始实施扶贫脱贫攻坚战略,计划到年要清除绝对贫困。工作量难度大,任务重,合并村后,有12个自然寨,18个小组,多人,村委会主要领导只有三人,实施脱贫攻坚后,国家安排了一个工作队,就是同步小康工作组驻村配合村支两委共同工作,工作人员由州、县、乡各派出一个人和本村的知识青年或者大学毕业生共五人组成,当时从州交通系统派的一名年青干部叫刘安水,县派的一个是工业园区的年青干部石金利,乡政府的是杨宵,村里面是龙福和杨胜豪,派驻干部两年一换。
经年初召开村组会议讨论,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识别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的硬化,还有原中寨村扣井坳未通公路的申报修建工作。当然还有其他常规工作也要做。
经多次召开村组会议,由贫困户申请,镇村干部和同步小康工作组共同对写申请的贫困户入户调查,初步确定纳入贫困户户,人,其中,中寨村户,人,龙塘村户,人。进行公示后,上报镇政府;初审,再上报县政府。
从初得的数据来看,中心村的贫困程度还是比较深,特别是中寨村,当然,贫困户的信息数据每年都要根据其家庭收入进行调整,是否退出贫困户名单,还有一些新的因为大病、灾难等情况返贫的要及时更新,新增为贫困户。
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入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家中进行访视,了解其家庭人员情况和收入情况,以及有无安全住房等等,以便及时更新贫困信息。
年初,申报通村路硬化关于乌婆村至龙塘村的指标下到中心村,有7.4公里,计划在秋季动工。先拓宽5.5米路基,4.5米的水泥硬化路面,但是在路基拓宽时,又遇到了麻烦事,因公路要经过乌婆村部分群众的田、土、林木和本村的一些群众的田、土、林木地段,村里面又没钱补偿,所以群众的思想工作很是难做,在镇政府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路基于秋季前顺利完成,到了年12月底,硬化路工程也结束了。
同时,在同步小康工作组的支持和配合下,像上面交通部门申报年修建中心村两座大桥,一处在乌婆村上面,一处在中寨村的苗寨,两座大桥预计投资万元,计划在年秋季动工修建。
向上申报年修建硬化其他4个自然寨的通组路,和新修一个通组路到扣井坳,中心村所在地良化寨共有四个小组,还未有自来水,原先吃的水是十几户或者二十几户到某家的田头或者小溪中用水泥、砂石修建的小水池,通过架埋胶管引水到家,很不干净。所以也要申报年自来水修建工程。
年春节刚过完,中心村就马上召开村支两委和同步小康工作会,安排当年要做好和完成的事情。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中心村要在今年完成4个自然寨的公路事项和扣井坳的公路事项。
2、进一步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主要调查这些申请贫困户的人家是够购买有商品房、买有四轮以上的车,有无高消费,家庭成员有没有工资性收入的,再有就是其他方面调查,比如家庭劳动力是否残疾,是否常年在外务工,有无高中以上在校生,有无安全住房等等。
全部走访完毕,在组织召开村支两委和同步小康以及群众代表大会,参会人员不低于30人,会上进行综合评议,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买商品房、车、高消费,或者是有工资性收入和常年在外务工并且其家庭经济收入明显高于当地贫困户收入的都不能进入贫困户申报名单,应及时退出。最后,评议出来符合贫困户申报的,然后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判定脱贫计划,怎样帮扶。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3、力争在今年秋季开工修建良化自来水工程。
4、开工修建大坪子至扣井坳通组通路。
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后,在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之下,几项工程于农历三月陆续开工建设,到了年底十一月底,四个字燃组的水泥硬化路已完工,全场8.2公里。
良化自来水工程从源头到良化寨上共计12公里的主水管,它从原中寨村的上寨的一条小溪接引,途径上寨、苗寨、塘沽脑、塘口四个自然寨,可想吃水的艰辛和宝贵。
因为这自来水,上寨的群众还对我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因为我也是上寨人,自我被选为中心村支书,看到了良化人民多人还没吃上干净自来水,很心急。原本良化有一个水源头,但是在年被乌婆村拿去用了。没办法,只好向我们上寨这里寻找源头。
我带着良化寨几个组长到上寨找水,但却遭到了上寨群众的反对,不允许接水。为这事,上寨的个别群众还骂我吃里扒外。虽然开了几次群众会议动员工作,可还是有部分群众不同意,工程几乎停工。后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群众注意做说服动员工作,踩得一顺利接通了良化的自来水。
这样除了扣井坳通组公路还未完成外,其他的基本结束,原申报新建的两座大桥,在年冬天也开始修建;另一座正在设计,计划在年修建。同时也申报塘沽脑到兴隆村的公路硬化建设。
根据国家的产业扶贫政策,我和中寨村的石开俊、吴佳佳在筹备成立一个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准备在年春季种植中药材独角莲(学名“重楼”)、金钩藤、花椒和养殖黑毛猪、小香鸡等等,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就这样,年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又过去了。
11
年春节过完后,我和石开俊、吴佳佳三人商议,如何来做好这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办哪些手续,需要多少人才能成立,等等。
我先到镇工商部门去问问。办事人员说,成立专业合作社必须5人以上,最高不超过人,根据国家的扶贫政策,贫困户必须占所有成员的90%。成立合作社章程,雕刻合作社公章、财务章、法人代表章,所有合作社成员身份证复印件,然后拿这些材料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经过我们的联系,共有26户,23户是贫困户。各方面就绪后,于年4月20日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名称为榕江县平永神天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石开俊,会计:吴佳佳,理事:石开永(我),成员:石昌坤、石昌树;合作社社员:蒋世学、蒋元高、石开顶、盘应华等21人,共同出资15万元,但主要出资人只有三人,就是石开永3万,石开俊3万,吴佳佳3万,其余的23人以土地或物资作资产折算成钱共同入股。
当年合作社带领这些贫困户发展种植中药材独角莲50亩,金钩藤种植亩,花椒10亩,黑毛猪养殖头,小香鸡一万只。当时虽然还没有多大的收益,但他们觉得有盼头。到了年,中药材种植规模又扩大了近一倍。
年7月1日傍晚6点钟到7月2日清晨,天降大灾,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暴涨,给中心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名叫“7.2洪灾”。
我问寨子里80多岁的老人,“你们这么老了,看到过这么大的洪水吗?”他们都说没有,只是听她们的父辈们讲从前有过一次。我说,那到现在是不是有近百年了?他们说是呀。
7月1日晚11点钟左右,接政府防汛办的电话,对面说,未来几小时暴雨将还一直持续,请各村随时做好危险地方寨子,特别是沿河一带群众撤离的动员工作。
我接到电话后,先跟村主任和副主任联系通报,然后再向各小组组长联系告知情况,随时查看本组本寨的情况,做好撤离准备。中心村的寨与寨之间居住距离较远,中心村有一条河,把多个寨子隔开。沿河一带有7个自然寨,其余的都住在半山腰上。
到了深夜1点钟左右,暴雨一直下个不停,我打电话问苗寨一户住在河边上的农户,他叫龙福,原先是中寨村两任支书,合并后是中心村的同步小康小组工作人员。
我拨打电话过去响了一声,就一直没有再响,再拨打过去就没信号了。我心头一紧,心想:不好,莫不是他家被大水冲走了?
大雨一直在下,夜晚一片漆黑,再拨村主任电话,也拨不出去,信号已终端,怎么办啊?
心里非常着急,反正是不能睡觉了,电话信号也停了,心想:看来这次洪灾会很严重。我居住的上寨也在半山腰伤。我等到凌晨4点钟,雨势稍微小了点,我穿上雨衣,拿起手电筒往上寨河边去看看洪水的情况。
刚要下到河边,离得还有70米远左右,我心里想:嘿,怎么听不到水的响声呢?平时涨水,都能听到水的响声。但这次为什么听不到呢?难道涨的水不大吗?
天还是黑黑的,雾也很大,什么也看不到,再往前走,邻河近20米时,电筒往河里一照。啊!吓了一大跳,这么大的洪水,怪不得听不到响声。山区涨水,水越大,就越听不到水的响声。整个河床都被大水淹没了,我们这条河河床宽的地方有60~70米,窄的有20~30米。
当时我断定,龙福家肯定被大水冲走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员伤亡,非常着急,但急也没用。我就这样在河边一直看水到天亮,因河边还有几家人在居住,叫他们注意安全。
7月2日这天哪儿都去不了,只有在本寨查看有无受损的房屋,做个统计。
7月3日早上6点钟,我想:咋样也要想办法过河去苗寨和其他自然寨查看情况。虽然洪水小了很多,但想要过河到对岸还挺难的。我找了一处河床较宽,水流不太急的地方,把衣服和裤子脱下,双手拿起衣服裤子聚到头上,慢慢过到了对岸。把衣服裤子穿好,顺着公路而下一看,靠近河边的十几亩农田全被砂石淹没,公路崩塌中断,我只好走小路才抵达苗寨。
一看。呀!龙福家的房子果然全部被大水冲走了,抢救不到一点财产,所幸家中人员撤离快,才没有人员伤亡。
靠近沿河一带居住的农户有9户,都有不同程度受损。有一户杨家居住在坡边,房屋背后崩塌,把一位老人掩埋死亡,因当时这位老人的儿子和孙子全部在外务工和读书,家里没人照管,很是悲痛。
随后,政府工作人员于上午10点钟也赶到苗寨。他们做了一段路的车后,下车翻山越岭走过来的,他们到后得知龙塘村、良化寨有两户也全部被洪水冲走了,所幸无人员伤亡。这时我心里面稍稍宽心了点。
之后,村委马上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做好这次洪灾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做好统计灾情各项损失,其次搞好思想安抚。当天政府4位工作人员和村委5人分别前往三个小组去了解受灾情况,用了整整6天时间才走完12个自然寨,做完18个小组的统计工作。公路无法通车,只有步行。
最后到村委会集中统计,初步得出数据,这次特大洪灾中,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的有76户,其中,完全被洪水冲走的有3户,因泥石流致使房屋崩塌死亡1人,农田受损农户户,面积亩,至今无法恢复32亩,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这次特大洪灾惊动了州、省和国家民政部门,并派出相关人员到中心村了解灾情。
灾后恢复重建困难很多。首先要解决交通、电力和通信问题,还有3户被洪水冲走的农户受灾安置。路不通,物资无法运送进来,难上加难。县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三天内必须先通车,先到村委会(良化),其他受损公路两个月内恢复,电力、通信也必须尽快恢复。
三天后,公路已打通到村委会,政府的救灾物资开始运输进村,还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社团捐钱、捐物,帐篷、棉被、大米、油等生活用品不断捐送到村里面。村委按调查统计的受灾群众严重程度分发物资,同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恢复重建。
灾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非常忙碌,都在分配各种救济物资,村委几个人有时经常忙到深夜,但也没有谁喊累。
这样基本稳定后,马上对76户受损农房做鉴定,受损程度如何,能否居住,然后上报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维修和新建。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重建了。
这一年十月底,申报的两座桥开始修建。同是这月底,中心村最后一个小组扣井坳公路也全线修通,从而结束了中心村最后一个组没有通公路的历史。
12
年底,又到了换届选举工作,因为扶贫工作任务繁重,原合并的中心村不再合并,转为原来的中寨村和龙塘村。
中寨村在这次选举中,我不再担任村委会主要职务,但还是当选为村支部委员,村人口主任宣传员,主要负责人口计生工作,同时兼任村调解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配合村委做好脱贫攻坚的其他材料填报表册的工作。
5年以前我是两届村委委员,自5年1月到年12月,担任中寨村主任和并村后的中心村部书记。这十多年来,从没有公路到组组通砂石路,再到通水泥路,我一直都在为修路而奋斗。
为了修路,有时与一些群众唱黑脸、唱白脸,但都是在为人民群众服务,无怨无悔。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改善,给中寨村各方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还有些事已记不清了,也写得不够完全,但以上人物、地点、事件都是真实的。
年7月
嗅态
上一篇文
告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